盆栽植物净化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 第15-18页 |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其排放现状 | 第15-17页 |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的危害 | 第17-18页 |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 第18-23页 |
·吸附法 | 第18-19页 |
·化学反应法 | 第19-20页 |
·光催化法 | 第20页 |
·低温等离子体法 | 第20-21页 |
·生物处理法 | 第21-22页 |
·组合法 | 第22-23页 |
·盆栽植物净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盆栽植物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机理 | 第24页 |
·盆栽植物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仪器 | 第27-29页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实验装置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GXZ-280B 光照培养箱 | 第28页 |
·4160-19.99m 型甲醛分析仪 | 第28页 |
·Acme6000 气相色谱分析仪 | 第28页 |
·UV-2102PC 紫外分光光度计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植物茎叶对甲醛的去除 | 第29-40页 |
·植物茎叶对甲醛的去除实验 | 第29-3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页 |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植物茎叶中甲醛脱氢酶的活性测定 | 第30-34页 |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实验机理 | 第31页 |
·植物茎叶中粗酶的提取 | 第31页 |
·测定植物茎叶中蛋白质含量 | 第31-33页 |
·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绘制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 | 第32-33页 |
·测定植物提取液中总蛋白含量 | 第33页 |
·测定植物茎叶中甲醛脱氢酶的比活力 | 第33页 |
·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样品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方法 | 第33页 |
·FDH 酶活性的计算方法 | 第33页 |
·FDH 比活力与甲醛去除速率的转化 | 第33-3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4-39页 |
·三种植物单位质量茎叶去除甲醛的速率比较 | 第34-36页 |
·植物提取液中总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6-37页 |
·三种植物茎叶甲醛脱氢酶活性比较 | 第37-38页 |
·甲醛脱氢酶比活力与甲醛去除速率比较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苯对盆栽植物茎叶去除甲醛速率的影响 | 第40-4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0-41页 |
·计算方法 | 第4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1-44页 |
·三种植物单位质量茎叶对甲醛的去除速率比较 | 第41-42页 |
·苯对三种植物茎叶去除甲醛速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三种盆栽植物对气态甲苯的去除 | 第46-5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6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6页 |
·气态甲苯质量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6页 |
·计算方法 | 第4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6-57页 |
·植物盆栽体系去除不同浓度甲苯的速率 | 第46-49页 |
·植物土壤体系去除不同浓度甲苯的速率 | 第49-51页 |
·植物土壤体系和茎叶去除甲苯时各自的贡献 | 第51-53页 |
·植物单位质量茎叶去除不同浓度甲苯的速率 | 第53-56页 |
·盆栽植物-土壤体系对甲苯的去除效率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