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39页 |
·生物材料学 | 第7-9页 |
·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过程 | 第7-8页 |
·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 | 第8-9页 |
·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反应 | 第9-17页 |
·生物医用材料造成的宿主反应 | 第9-11页 |
·物医用材料在体内的材料反应 | 第11-17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 | 第17-18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的发展历史 | 第17页 |
·热处理和机械加工对医用 316L 不锈钢性能造成的影响 | 第17-18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作为体内植入器件材料的应用 | 第18页 |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腐蚀和表面 | 第18-24页 |
·综述 | 第18-19页 |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钝化和离子化 | 第19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的腐蚀 | 第19-21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 | 第21-24页 |
·表面改性在生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 第24-30页 |
·影响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表面性能因素 | 第24-26页 |
·生物医用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 | 第26-28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生物薄膜改性发展 | 第28-30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页 |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0-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第二章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技术及测试工艺 | 第39-49页 |
·前言 | 第39-47页 |
·微波ECR等离子体源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 第39-45页 |
·ECR-PSII技术 | 第40-41页 |
·ECR-PECVD技术 | 第41-42页 |
·实验设备 | 第42-44页 |
·类金刚石膜的具体制备工艺 | 第44-45页 |
·多弧离子镀技术 | 第45-47页 |
·实验设备 | 第46-47页 |
·TiN薄膜的具体制备工艺 | 第47页 |
·液相沉积法制备TiO_2薄膜 | 第47页 |
·测试方法 | 第47-48页 |
·薄膜的结构形貌表征 | 第47-48页 |
·薄膜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第48页 |
·薄膜的亲水性能测试 | 第48页 |
·薄膜的抗模拟体液腐蚀性能测试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膜层的性质研究 | 第49-76页 |
·前言 | 第49页 |
·类金刚石膜的组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第49-70页 |
·类金刚石膜的可见Raman光谱分析 | 第49-59页 |
·类金刚石膜的紫外Raman光谱分析 | 第59-60页 |
·类金刚石膜的TEM分析 | 第60-63页 |
·类金刚石膜的AFM分析 | 第63-70页 |
·TiO_2薄膜的表征 | 第70-72页 |
·TiO_2薄膜的XRD分析 | 第70页 |
·TiO_2薄膜的表面形貌 | 第70-71页 |
·TiO_2薄膜的AFM分析 | 第71-72页 |
·TiN与Ti/TiN薄膜表征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膜层的性能研究 | 第76-106页 |
·类金刚石膜的力学性能 | 第76-82页 |
·类金刚石膜的硬度 | 第76-78页 |
·类金刚石膜的膜基结合强度 | 第78-81页 |
·类金刚石薄膜原摩擦磨损 | 第81-82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膜层的表面能分析 | 第82-90页 |
·不同pH值溶液在类金刚石膜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第83-86页 |
·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类金刚石膜的表面润湿性能 | 第86-90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膜层的抗腐蚀性能 | 第90-102页 |
·实验方法 | 第90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膜层的耐蚀性测定 | 第90-102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膜层的自腐蚀电位测定 | 第91-92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膜层的动态极化测定 | 第92-101页 |
·医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改性膜层的静态浸泡腐蚀 | 第101-102页 |
·TiO_2薄膜的电化学腐蚀性能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