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知识产权权利穷竭之内部比较 | 第10-20页 |
第一节 权利穷竭在商标、专利、版权领域的共性 | 第10-12页 |
一、 权利穷竭的历史 | 第10-11页 |
二、 商标、专利、版权穷竭的共性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权利穷竭在商标、专利、版权领域的不同表现 | 第12-16页 |
一、 各国在商标、专利、版权穷竭方面的规定 | 第13页 |
二、 三种知识产权在权利穷竭上的不同特点 | 第13-16页 |
第三节 商标权权利穷竭 | 第16-20页 |
一、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定义 | 第16-18页 |
二、 被穷竭的商标权利 | 第18页 |
三、 商标权权利穷竭中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 第18页 |
四、 商标权利穷竭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效力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国内穷竭 | 第20-22页 |
一、 国内穷竭的定义 | 第20页 |
二、 国内穷竭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区域穷竭 | 第22-25页 |
一、 区域穷竭的定义 | 第22页 |
二、 区域穷竭的历史发展 | 第22-24页 |
三、 欧盟内部对商标权利穷竭范围的新讨论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国际穷竭 | 第25-28页 |
一、 国际穷竭的定义 | 第25页 |
二、 国际穷竭的发展状况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 | 第28-38页 |
第一节 平行进口概述 | 第28-29页 |
一、 平行进口的定义 | 第28页 |
二、 平行进口的形式和类型 | 第28-29页 |
三、 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 | 第29页 |
第二节 造成商标平行进口的原因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商标平行进口各方当事人利益之分析 | 第30-33页 |
一、 商标所有人或商标使用人的利益分析 | 第30-31页 |
二、 平行进口商的利益分析 | 第31页 |
三、 独占使用人的利益分析 | 第31-32页 |
四、 对消费者的利益分析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各国关于商标平行进口的态度 | 第33-37页 |
一、 欧洲各国对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规定 | 第33-34页 |
二、 美洲各国对此的规定 | 第34-35页 |
三、 大洋洲各国对此的规定 | 第35页 |
四、 亚洲各国(地区)对此的规定 | 第35-37页 |
第五节 各国不同态度的内在原因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在商标权利穷竭上的态度和策略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我国在商标权利穷竭上的状况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对于商标权利穷竭及平行进口的不同观点 | 第39-40页 |
一、 反对平行进口 | 第39页 |
二、 支持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 | 第39-40页 |
三、 禁止平行进口,但允许有例外 | 第40页 |
四、 原则上允许平行进口,但是必须做出限制 | 第40页 |
第三节 赞成商标平行进口的原因 | 第40-42页 |
第四节 我国对商标权利穷竭的规定及对平行进口的规制 | 第42-46页 |
一、 商标法的规制 | 第42-44页 |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 | 第44页 |
三、 反倾销规则的规制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