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海岸风成沙丘的研究
| 0 前言 | 第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和工作量 | 第11-13页 |
| ·野外调查测量和取样 | 第11页 |
| ·室内分析 | 第11-13页 |
| 1 区域概况 | 第13-21页 |
| ·地貌类型 | 第13-17页 |
| ·气候 | 第17-18页 |
| ·水文 | 第18-21页 |
| ·陆地水文 | 第18-19页 |
| ·海洋水文 | 第19-21页 |
| 2 海岸沙丘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 第21-29页 |
| ·沙丘的形态和分布 | 第21-25页 |
| ·沙丘分布及类型 | 第21-22页 |
| ·沙波 | 第22-25页 |
| ·沙丘实地测量 | 第25-29页 |
| 3 粒度特征 | 第29-41页 |
| ·样品分析及资料处理方法 | 第29-31页 |
| ·沙丘砂、海滩砂及沙丘不同部位粒度参数对比 | 第31-41页 |
| ·粒度组成 | 第31-32页 |
| ·海滩砂、沙丘砂粒度对比 | 第32-34页 |
| ·不同位置的沙丘,各个参数的表现不同 | 第34-41页 |
| 4 颗粒的形态及表面结构特征 | 第41-47页 |
| ·样品的采集分析 | 第41页 |
| ·磨圆特征 | 第41-42页 |
| ·石英颗粒的表面结构特征 | 第42-47页 |
| 5 沉积构造 | 第47-54页 |
| ·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 | 第47-48页 |
| ·楔状交错层理 | 第48页 |
| ·平行层理 | 第48-54页 |
| 6 海岸沙丘形成发育条件 | 第54-61页 |
| ·沙丘的发育过程 | 第54-55页 |
| ·海岸沙丘的物质来源 | 第55-56页 |
| ·适宜的地形空间 | 第56-57页 |
| ·沙丘发育的动力条件 | 第57-61页 |
| ·沙粒的起动 | 第57-58页 |
| ·强劲的盛行风 | 第58-61页 |
| 7 沙丘区的动态变化 | 第61-66页 |
| ·沙丘移动 | 第61-63页 |
| ·移动速率 | 第61-62页 |
| ·移动方向 | 第62-63页 |
| ·人为影响 | 第63-64页 |
| ·沙丘发展趋势 | 第64-66页 |
| 8 管理政策 | 第66-68页 |
| ·加强管理保护沙丘自然面貌 | 第66页 |
| ·合理人工采砂 | 第66-67页 |
|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67-68页 |
| 9 结论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