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低碳旅游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引论第8-10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0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第10-18页
   ·国外低碳旅游研究进展第10-14页
     ·旅游与气候第10-11页
     ·旅游与碳排放第11页
     ·旅游与碳减排第11-13页
     ·旅游碳排放量测量第13-14页
   ·国内低碳旅游研究进展第14-18页
     ·低碳旅游概念、特征意义等研究第14-15页
     ·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旅游形式的关系研究第15页
     ·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第15-16页
     ·旅游活动中各主体低碳减排的措施第16-18页
     ·其他第18页
第三章 低碳旅游内涵分析第18-25页
   ·低碳旅游提出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相关概念第19页
     ·相关理论第19-20页
   ·低碳旅游的界定与特点第20-23页
     ·低碳旅游定义第21页
     ·低碳旅游特点第21-22页
     ·低碳旅游原则第22-23页
   ·低碳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的比较第23-25页
第四章 低碳旅游参与主体分析第25-33页
   ·旅游者分析第25-28页
   ·旅游企业分析第28-32页
   ·政府主体分析第32-33页
第五章 低碳旅游实现机制分析第33-41页
   ·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第33-37页
     ·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动力分析第33-35页
     ·低碳旅游发展的提速动力分析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低碳旅游主体利益均衡机制第37-39页
     ·政府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第37-38页
     ·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第38页
     ·政府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第38-39页
   ·旅游碳汇市场机制第39-41页
     ·森林公园现状第39页
     ·森林公园碳汇市场机制分析第39-41页
第六章 低碳旅游保障体系探讨第41-44页
   ·低碳旅游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第41-42页
     ·参与主体缺乏自觉性第41页
     ·低碳工作不足第41-42页
     ·前期建设成本投入高第42页
   ·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第42-44页
     ·制度第42-43页
     ·政策第43页
     ·技术第43页
     ·舆论第43-44页
     ·人才第44页
第七章 结论与探讨第44-46页
   ·低碳旅游的本质是多方参与旅游减排获取综合效益第44页
   ·低碳旅游的实现需要动力、主体利益均衡及碳汇市场机制的支撑第44-45页
   ·低碳旅游的稳定发展关键在于保障体系的构建第45页
   ·问题探讨第45-46页
     ·旅游业碳排放测量方法第45页
     ·低碳旅游的碳汇市场研究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柔情策略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重大节事对青岛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以2014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