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杜仲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第1章 前言 | 第1-20页 |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依据 | 第9页 |
·临床用药需要 | 第9页 |
·市场需要 | 第9页 |
·资源优势 | 第9-10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3 研究特色 | 第11页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国内外治疗高血压症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西药治疗 | 第11-13页 |
·中药治疗 | 第13-14页 |
·基因治疗 | 第14-15页 |
·原料药材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杜仲 | 第15-16页 |
·钩藤 | 第16-17页 |
·黄芩 | 第17-18页 |
·益母草 | 第18-19页 |
5 项目来源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复方杜仲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 第20-32页 |
1 处方及其来源 | 第20页 |
2 剂型的选择 | 第20页 |
3 制备工艺路线 | 第20-24页 |
·处方中药物的基本性质 | 第20-21页 |
·杜仲 | 第20页 |
·钩藤 | 第20页 |
·黄芩、益母草等 | 第20-21页 |
·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21-22页 |
·杜仲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21页 |
·钩藤中异钩藤碱和钩藤碱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21-22页 |
·工艺路线图 | 第22-24页 |
4 工艺条件的筛选 | 第24-32页 |
·杜仲、钩藤单提结果 | 第24页 |
·水煎煮工艺条件筛选 | 第24-27页 |
·浸泡透心时间与吸液率考察 | 第24-25页 |
·盐酸水苏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5页 |
·水煎煮提取条件筛选 | 第25-27页 |
·水提取液除杂工艺研究 | 第27-28页 |
·水提液浓缩工艺条件筛选 | 第28页 |
·干燥工艺条件筛选 | 第28页 |
·制粒与整粒 | 第28-29页 |
·颗粒物理性质研究 | 第29-30页 |
·性状 | 第29页 |
·堆密度 | 第29页 |
·流动性 | 第29-30页 |
·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 第30页 |
·服用量计算 | 第30-31页 |
·出膏率测定 | 第30-31页 |
·每次服用量计算 | 第31页 |
·包装材料选择 | 第31页 |
·分装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复方杜仲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 第32-45页 |
1 原药材、辅料的质量标准 | 第32-40页 |
·药材质量标准 | 第32-37页 |
·杜仲药材质量标准 | 第32-33页 |
·钩藤药材质量标准 | 第33-34页 |
·黄芩药材质量标准 | 第34-35页 |
·益母草药材质量标准 | 第35-37页 |
·辅料的标准 | 第37-40页 |
·淀粉 | 第37-38页 |
·阿司帕坦 | 第38-40页 |
2 复方杜仲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 第40-45页 |
·制法及性状 | 第40页 |
·复方杜仲颗粒剂的定性鉴别 | 第40-45页 |
·益母草的鉴别 | 第40-41页 |
·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 第41-45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1 小结 | 第45页 |
2 讨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