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
引言 | 第1-18页 |
一、 学术现状与本课题的提出 | 第7-11页 |
二、 视角与透视路径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4-18页 |
第一章 遭遇审美现代性:文化选择与精神契合 | 第18-29页 |
一、 审美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 第18-19页 |
二、 现代主义戏剧的传播 | 第19-22页 |
三、 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历史命运 | 第22-24页 |
四、 审美现代性的民族特色 | 第24-29页 |
第二章 颓废:田汉早期戏剧的审美现代性 | 第29-42页 |
一、 对颓废美学的发现和诠释 | 第29-31页 |
二、 田汉式的颓废的现代内涵 | 第31-33页 |
三、 颓废--灵与肉冲突的艺术升华 | 第33-36页 |
四、 颓废的美学意义 | 第36-42页 |
第三章 女性戏剧:在爱与死的焦灼中奔突 | 第42-52页 |
一、 出走情结:反抗庸常,背离传统 | 第42-45页 |
二、 至上的爱与幻灭的悲哀 | 第45-48页 |
三、 决死的心声中的现代意味 | 第48-52页 |
第四章 神秘:生命焦虑的征象 | 第52-65页 |
一、 与西方神秘戏剧的精神默契 | 第52-55页 |
二、 生命的焦虑和生命的哲学 | 第55-58页 |
三、 神秘与象征的现代意韵 | 第58-61页 |
四、 中国神秘戏剧的艺术特征 | 第61-65页 |
第五章 残酷:曹禺戏剧的现代解析 | 第65-76页 |
一 、 生命的痛苦与现代的焦虑 | 第65-69页 |
二、 残酷戏剧意象的现代内涵 | 第69-71页 |
三、 表现主义的美学形态 | 第71-7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6-90页 |
一、 历史境遇中式微的必然性 | 第76-80页 |
二、 中国现代主义戏剧审美视角的变化 | 第80-83页 |
三、 中西现代主义戏剧的审美差异 | 第83-90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90-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