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交互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绪论 | 第1-12页 |
1.1 技术背景 | 第8-9页 |
1.1.1 语音识别技术简介 | 第8-9页 |
1.1.2 CAD技术简介 | 第9页 |
1.2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1 课题所属的研究领域 | 第9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2.3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0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预期目标 | 第11-12页 |
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12-18页 |
2.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2-14页 |
2.1.1 系统构架方案选择 | 第12-13页 |
2.1.2 绘图方案选择 | 第13-14页 |
2.1.3 系统整体构架 | 第14页 |
2.2 系统的功能简介 | 第14-16页 |
2.2.1 XML语法及消息映射编辑器 | 第14-15页 |
2.2.2 语音识别系统 | 第15页 |
2.2.3 语音交互CAD绘图系统 | 第15-16页 |
2.3 系统开发平台 | 第16页 |
2.3.1 语音开发包的选择 | 第16页 |
2.3.2 CAD软件的开发平台选择 | 第16页 |
2.3.3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16页 |
2.4 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 | 第16-18页 |
2.4.1 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 | 第16-17页 |
2.4.2 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 第17-18页 |
3 XML语法及消息映射编辑器 | 第18-31页 |
3.1 设计思想与整体构架 | 第18-19页 |
3.1.1 需求分析 | 第18页 |
3.1.2 设计思想 | 第18页 |
3.1.3 整体构架 | 第18-19页 |
3.2 完全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 | 第19-26页 |
3.2.1 剖析XML Schema | 第19-23页 |
3.2.2 XML Schema的面向对象建模 | 第23-24页 |
3.2.3 XML元素类的设计和实现 | 第24-26页 |
3.3 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第26-31页 |
3.3.1 语音与消息映射关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3.3.2 可视化编辑器 | 第27-29页 |
3.3.3 文件模式的设计 | 第29-31页 |
4 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45页 |
4.1 设计思想和整体构架 | 第31-32页 |
4.1.1 需求分析 | 第31页 |
4.1.2 设计思想 | 第31-32页 |
4.1.3 整体构架 | 第32页 |
4.2 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37页 |
4.2.1 Speech SDK简介 | 第32-33页 |
4.2.2 驱动流程设计 | 第33-34页 |
4.2.3 以消息机制实现语音驱动 | 第34-36页 |
4.2.4 实现与AutoCAD的接口 | 第36-37页 |
4.3 提高系统的识别率 | 第37-41页 |
4.3.1 对用户配置文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 第37-39页 |
4.3.2 根据绘图需求静态地定义一些规则 | 第39页 |
4.3.3 根据作图步骤动态限定识别信息 | 第39-40页 |
4.3.4 自适应的学习机制 | 第40页 |
4.3.5 进行噪音的控制与处理 | 第40-41页 |
4.4 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 | 第41-45页 |
4.4.1 语音信号的消息化处理 | 第41-42页 |
4.4.2 数字驱动信号的拾取与规整 | 第42-43页 |
4.4.3 文字信息发送与接收 | 第43页 |
4.4.4 系统参数的控制与设定 | 第43-45页 |
5 语音交互CAD绘图系统 | 第45-55页 |
5.1 设计思想与整体构架 | 第45-46页 |
5.1.1 需求分析 | 第45页 |
5.1.2 设计思想 | 第45页 |
5.1.3 整体构架 | 第45-46页 |
5.2 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46-52页 |
5.2.1 系统接口模块 | 第46-47页 |
5.2.2 实际绘图模块 | 第47-52页 |
5.2.3 与语音识别平台的交互模块 | 第52页 |
5.3 VCAD的进一步探索 | 第52-55页 |
5.3.1 现有系统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 第52-54页 |
5.3.2 绘图规则服从语言习惯的研究 | 第54-55页 |
6 语言交互应用程序开发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 第55-61页 |
6.1 平台设计思想和总体构架 | 第55-57页 |
6.1.1 需求分析 | 第55-56页 |
6.1.2 设计思想 | 第56页 |
6.1.3 总体构架 | 第56-57页 |
6.2 平台体系结构 | 第57-59页 |
6.2.1 用户界面 | 第57-58页 |
6.2.2 平台体系模型 | 第58-59页 |
6.2.3 运用此平台进行开发的一般步骤 | 第59页 |
6.3 平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59-61页 |
6.3.1 平台的技术特点 | 第59-60页 |
6.3.2 现有平台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 第60-6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7.1 结论 | 第61页 |
7.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