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4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52页 |
·焦化废水及其处理技术 | 第14-26页 |
·焦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及危害 | 第14-15页 |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生物降解性及降解途径分析 | 第15-18页 |
·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18-26页 |
·NH_3-N及其处理技术 | 第26-52页 |
·NH_3-N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危害 | 第26-27页 |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原理 | 第27-30页 |
·废水生物脱氮的影响因素 | 第30-36页 |
·现代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36-37页 |
·脱氮技术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SBR工艺 | 第40-52页 |
第三章 试验工作与方法 | 第52-62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试验材料 | 第52-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55页 |
·试验设备及工艺流程的选择 | 第55-57页 |
·试验设备 | 第55-56页 |
·试验工艺流程的选择 | 第56-57页 |
·试验分析项目、测定方法及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试验步骤 | 第58-59页 |
·试验启动、优势菌的培养及污泥驯化 | 第59-61页 |
·试验用水 | 第59页 |
·优势菌的培养 | 第59页 |
·试验污泥的培养驯化 | 第59-61页 |
·试验过程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试验研究 | 第62-106页 |
·复合生物反应器填料挂膜及污泥驯化试验 | 第62-65页 |
·复合生物反应器挂膜试验研究 | 第62-63页 |
·复合生物反应器污泥驯化试验研究 | 第63-65页 |
·单一SBR(复合生物反应器)试验 | 第65-75页 |
·不同进水时间对单一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5-67页 |
·不同反应时间对单一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反应器中DO和温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68-70页 |
·不同进水pH值对单一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0-73页 |
·不同污泥负荷对复合生物反应器COD和NH_3-N去除率的影响 | 第73-75页 |
·A_1(厌氧水解)-O(好氧活性污泥)两段SBR试验 | 第75-92页 |
·不同进水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5-77页 |
·不同反应时间对各个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7-80页 |
·不同反应器中DO和温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80-83页 |
·不同进水pH值对A_1-O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83-86页 |
·不同的污泥负荷对A_-O反应器COD和NH_3-N去除率的影响 | 第86-91页 |
·好氧反应时间的延长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91-92页 |
·A_1(厌氧)-A_2(缺氧)-O(好氧活性污泥)三段SBR-O(复合生物反应器)试验 | 第92-96页 |
·不同进水pH值对A_2反应器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 第92-93页 |
·碳源对A_2反应器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 第93-96页 |
·工艺的改进及不同反应器组合下的处理效果比较 | 第96-106页 |
·单一SBR(复合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 第97-98页 |
·A_1-O两段SBR的处理效果 | 第98-99页 |
·三段SBR两种不同工况的处理效果 | 第99-103页 |
·A_1-A_2-O-M四段SBR的处理效果 | 第103-10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6-111页 |
·结论 | 第106-109页 |
·建议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附录 | 第123-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