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可视IP电话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7页 |
| ·视频会议的一般定义 | 第7-8页 |
| ·视频会议系统发展及应用特点 | 第8-11页 |
| ·视频会议是高科技带来的宝贵工具 | 第8-9页 |
| ·国内外视频会议的发展及产品 | 第9-11页 |
| ·视频会议现有标准概览 | 第11-15页 |
| ·H.320标准 | 第12-13页 |
| ·H.323标准 | 第13-14页 |
| ·SIP标准 | 第14-15页 |
| ·桌面可视IP电话会议系统的定义与目标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系统设计 | 第17-39页 |
| ·桌面可视IP电话会议的内涵 | 第17-18页 |
| ·桌面可视IP电话会议系统模型 | 第18-21页 |
| ·功能总述 | 第18-19页 |
| ·逻辑拓扑结构 | 第19-20页 |
| ·会议系统流程图 | 第20-21页 |
| ·数据流设计 | 第21-27页 |
| ·视频流设计 | 第22-24页 |
| ·音频流设计 | 第24-25页 |
| ·文本数据流设计 | 第25-26页 |
| ·控制数据流设计 | 第26-27页 |
| ·功能实体软件设计 | 第27-38页 |
| ·普通会议终端设计 | 第27-29页 |
| ·主持人终端及控制台设计 | 第29-33页 |
| ·MCU的模型及设计 | 第33-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关键技术研究 | 第39-55页 |
| ·视频编解码技术 | 第39-42页 |
| ·视频编解码原理 | 第39-40页 |
| ·MPEG-4压缩标准 | 第40-42页 |
| ·音频编解码技术 | 第42-46页 |
| ·音频编解码原理 | 第42-43页 |
| ·G.723.1声音压缩标准 | 第43-46页 |
| ·音视频同步技术 | 第46-48页 |
| ·音视频同步原理 | 第46-47页 |
| ·音视频同步具体措施 | 第47-48页 |
| ·组播技术 | 第48-53页 |
| ·TCP/IP传送方式 | 第48-49页 |
| ·组播技术的原理 | 第49-51页 |
| ·组播协议: | 第51-53页 |
| ·网络安全技术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系统目标实现与开发 | 第55-80页 |
| ·系统目标 | 第55页 |
| ·开发环境 | 第55-56页 |
| ·开发工具及开发平台选择 | 第55页 |
| ·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55-56页 |
| ·控制数据编程实现 | 第56-72页 |
| ·控制数据流在系统中的地位 | 第56页 |
| ·控制数据流详细分析 | 第56-62页 |
| ·控制数据信息分类及通讯包格式 | 第62-65页 |
| ·控制数据通讯编程--socket编程 | 第65-72页 |
| ·音视频编解码功能调用 | 第72-75页 |
| ·音视频采集、编码、发送 | 第72-74页 |
| ·音视频流接收、解码、显示、存储 | 第74页 |
| ·音视频数据重要格式说明 | 第74-75页 |
| ·文本数据的编程设计 | 第75-77页 |
| ·文本信息内容及包结构设计 | 第75-76页 |
| ·状态信息的构建及文本信息的存储 | 第76-77页 |
| ·各终端通用软件模块编程设计 | 第77-78页 |
| ·系统调试运行及评价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80-82页 |
| ·重要成果 | 第80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