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论文完成工作 | 第9-10页 |
| ·本论文的组织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G.728标准算法 | 第11-23页 |
| ·原理概述 | 第11-12页 |
| ·LPC系数的计算 | 第12-14页 |
| ·感觉加权滤波器 | 第14-15页 |
| ·综合滤波器 | 第15-16页 |
| ·对数增益滤波器 | 第16-17页 |
| ·码书搜索 | 第17-20页 |
| ·目标矢量 | 第17-18页 |
| ·码书结构 | 第18页 |
| ·码书搜索算法 | 第18-20页 |
| ·后滤波器 | 第20-23页 |
| ·长时后滤波器 | 第20-21页 |
| ·短时后滤波器 | 第21页 |
| ·输出增益调节单元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改进的G.728算法 | 第23-58页 |
| ·滤波器窗函数的研究 | 第24-2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4页 |
| ·滤波器的混合窗 | 第24-28页 |
| ·G.728混合窗 | 第24-27页 |
| ·窗函数的参数选择 | 第27-28页 |
| ·归一化波形码书的搜索算法 | 第28-33页 |
| ·增益g_i的精确表达 | 第28-30页 |
| ·码书搜索模块的改进 | 第30页 |
| ·选择波形码书及其尺寸 | 第30-32页 |
| ·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 ·增益的自适应预测 | 第33-4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3-34页 |
| ·自适应增益预测器模型 | 第34-35页 |
| ·选择增益预测器的窗和阶数 | 第35-38页 |
| ·实验结果及结论 | 第38-40页 |
| ·增益的自适应量化 | 第40-52页 |
| ·增益自适应量化编码 | 第41-51页 |
|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 第41-46页 |
| ·自适应量化器的参数优化 | 第46-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 ·G.728改进算法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 | 第52-58页 |
| ·实验结果和波形对比图 | 第52-54页 |
| ·降阶实验 | 第54-57页 |
| ·分析和结论 | 第57-58页 |
| 第三章 8kbit/s LD-CELP算法方案 | 第58-70页 |
| ·原理概述 | 第58-59页 |
| ·码书的形成 | 第59-6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59-60页 |
| ·5维码矢的搜索 | 第60-62页 |
| ·10维码矢的形成 | 第62-63页 |
| ·码书搜索算法 | 第63-64页 |
| ·LPC系数的计算 | 第64-65页 |
| ·对数增益滤波器 | 第65-66页 |
| ·最佳增益编解码 | 第66-67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70页 |
| 第四章 具有基音预测的8kbit/s LD-CELP算法方案 | 第70-79页 |
| ·原理概述 | 第70-72页 |
| ·基音周期估计 | 第72-75页 |
| ·自适应码书搜索 | 第75-77页 |
| ·固定码书搜索 | 第77-78页 |
| ·综合滤波器 | 第78-79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