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6页 |
一 引论 中古方书整理现状与不足 | 第6-12页 |
(一) 现状 | 第6-10页 |
(二) 不足 | 第10-12页 |
二 本论 中古方书校注商兑 | 第12-31页 |
(一) 不明药物知识而致误 | 第13-14页 |
(二) 不审病证病名而致误 | 第14-15页 |
(三) 不明词义而致误 | 第15-16页 |
(四) 不明通假而致误 | 第16-18页 |
(五) 非通假者乱作通假而致误 | 第18-20页 |
(六) 原文有讹未明而致误 | 第20-21页 |
(七) 原文无讹强作讹字而致误 | 第21-23页 |
(八) 不明俗字而致误 | 第23-24页 |
(九) 不熟悉中古医籍传抄中的符号体例而致误 | 第24-25页 |
(十) 不明语法逻辑关系而致误 | 第25-26页 |
(十一) 强解记音词而致误 | 第26-28页 |
(十二) 不明文史礼俗制度而致误 | 第28-31页 |
三 结语 | 第31-38页 |
(一) 反思 | 第31-34页 |
(二) 建议 | 第34-37页 |
(三) 后续研究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