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香梨、鸭梨采后病害生理的研究
1 前言 | 第1-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3.1 品种和来源 | 第19页 |
3.2 病原菌来源及接种方法 | 第19-20页 |
3.3 取样方法 | 第20页 |
3.4 气相色谱测定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强度 | 第20-21页 |
3.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21页 |
3.6 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 | 第21页 |
3.7 几丁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第21页 |
3.8 多酚氧化酶的测定 | 第21-22页 |
3.9 果胶酶类的测定 | 第22-23页 |
3.10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第23页 |
3.11 电导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3.12 绿原酸相对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3.13 同工酶电泳 | 第24页 |
3.14 病原菌产生乙烯的测定 | 第24页 |
3.15 病原菌产生的果胶酶类和纤维素酶的测定 | 第24页 |
3.16 病原菌诱导物的制取 | 第24页 |
3.17 仪器 | 第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53页 |
4.1 感病香梨和鸭梨的病程发展 | 第25页 |
4.2 香梨鸭梨感病后寄主酶系的变化 | 第25-37页 |
4.3 病原菌胞外酶的病理变化 | 第37-43页 |
4.4 感病后组织膜透性的病理变化 | 第43-44页 |
4.5 抗病物质绿原酸的病理变化 | 第44-47页 |
4.6 PPO及POD同工酶的病理变化 | 第47-49页 |
4.7 呼吸及乙烯生物合成的病理变化 | 第49-53页 |
5 问题与讨论 | 第53-60页 |
5.1 寄主防御酶系及产物的病理变化 | 第53-58页 |
5.2 病原菌胞外酶的病理变化 | 第58-59页 |
5.3 呼吸生理及乙烯生物合成的变化 | 第59-60页 |
6 结论 | 第60-62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