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大直径超长桩的质量检测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桩基工程及其检测概述第11-15页
     ·桩基发展历史第11-12页
     ·桩基检测的重要性第12页
     ·国内外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发展历史与现状第12-15页
   ·桩基检测主要方法及其特点第15-20页
     ·直接法第15-16页
     ·半直接法第16-18页
     ·间接法第18-19页
     ·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第19-20页
   ·大直径超长桩质量检测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大直径超长桩发展概述第20-21页
     ·大直径超长桩的定义第21页
     ·大直径超长桩的特点第21-22页
   ·本文技术路线第22-23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大直径超长桩的承载力检测第25-55页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第25-27页
     ·试验目的第25-26页
     ·试验方法第26-27页
     ·桩身的内力测试第27页
   ·试验加载方式、仪表和量测元件第27-30页
     ·试验加载方式第27-29页
     ·测试仪表第29页
     ·应力量测元件第29-30页
     ·桩头处理第30页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实例第30-41页
     ·现场试验桩基本情况第30页
     ·试桩工程地质情况第30-31页
     ·反力加载系统设计第31-32页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第32-36页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内力测试及分析第36-41页
   ·大直径超长桩承载力检测的判定第41-42页
   ·大直径超长桩单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第42-48页
     ·大直径超长桩的荷载传递第42-44页
     ·荷载传递法基本原理第44-45页
     ·荷载传递法本构关系的建立第45-46页
     ·常见荷载传递函数形式第46-48页
   ·荷载传递法计算单桩承载力第48-54页
     ·荷载传递参数a和b的确定第49-52页
     ·双曲线模型计算的大直径超长桩承载力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声波透射法检测桩的完整性第55-79页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第55-58页
     ·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第56-57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中使用的声波第57-58页
   ·声波透射法的基本理论第58-59页
   ·与其他完整性的检测方法比较第59-63页
     ·低应变反射波法第59-61页
     ·钻芯法第61-62页
     ·声波透射法与其他方法比较的特点第62-63页
   ·声学参数与混凝土质量的关系第63-66页
     ·声时声速第63-64页
     ·接收波波幅第64-65页
     ·接收波频率第65-66页
     ·接收波波型第66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装置及方式第66-70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装置第66-68页
     ·声测管的预埋第68-69页
     ·波透射法检测的几种方式第69-70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基本程序第70-73页
     ·检测系统零声时的校正第70-72页
     ·检测步骤第72-73页
   ·基桩完整性检测实例分析第73-78页
     ·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第73-74页
     ·基桩完整性综合分析和评价第74-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4章 数值模拟大直径超长桩的检测第79-95页
   ·引言第79页
   ·FLAC 3D的特点第79-83页
     ·应用范围广泛第79-80页
     ·FLAC 3D内嵌语言FISH第80-81页
     ·与有限元法比较第81页
     ·FLAC 3D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第81-82页
     ·FLAC 3D分析的过程与步骤第82-83页
   ·FLAC 3D的有限差分法求解的基本原理第83-87页
     ·应变速率的计算第84-85页
     ·应力的计算第85-86页
     ·速度和位移的计算第86页
     ·不平衡力的计算第86-87页
   ·大直径超长桩承载力检测FLAC3D模拟第87-94页
     ·桩与土体模拟所需参数确定第87-88页
     ·建模第88-90页
     ·选用计算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及初始自重应力平衡第90-91页
     ·加载模拟计算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5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第95-97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95-96页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附录第101-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11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石声发射时间序列分析
下一篇:空调机房气流分布和海上交通流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