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4页 |
·永磁材料简介 | 第18-19页 |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状况 | 第19-23页 |
·SmCo_5 永磁材料 | 第20页 |
·Sm_2Co_(17) 永磁材料 | 第20-21页 |
·Nd_2Fe_(14)B 永磁材料 | 第21页 |
·稀土铁系间隙化合物永磁材料 | 第21-22页 |
·稀土永磁材料的新发展——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 第22-23页 |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 第23-33页 |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分类 | 第23-25页 |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模型与理论 | 第25-30页 |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30-33页 |
·Nd-Fe-B 系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33-40页 |
·合金成分 | 第33-38页 |
·制备工艺 | 第38-40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40-44页 |
·论文选题依据 | 第40-4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41-4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44-50页 |
·实验所用材料及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所用材料 | 第44页 |
·实验所用设备 | 第44-45页 |
·样品制备 | 第45-46页 |
·合金铸锭制备 | 第45页 |
·快淬薄带制备 | 第45页 |
·薄带晶化 | 第45-46页 |
·粘结磁体制备 | 第46页 |
·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测试 | 第46-50页 |
·薄带磁性能测量 | 第46-47页 |
·粘结磁体磁性能测量 | 第47-48页 |
·X 射线物相分析 | 第48页 |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 第48-49页 |
·显微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第三章 Ti 和C 对纳米复合Nd_(9.4)Fe_(79.6)B_(11)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50-79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Ti 对纳米复合Nd_(9.4)Fe_(79.6-x)Ti_xB_(11) (x=0, 1, 2, 4, 6)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51-60页 |
·Ti 对合金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Ti 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52-55页 |
·Ti 对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 第55-56页 |
·Ti 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6-57页 |
·Ti 对交换耦合强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Ti 元素的作用机理 | 第59-60页 |
·C对Nd_(9.4)Fe_(75.6)Ti_4B_(11-x)C_x (x=0, 0.5, 1.5, 3, 5, 7, 11)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60-68页 |
·C 对合金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C 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62页 |
·C 对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 第62-63页 |
·C 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63-65页 |
·C 对交换耦合强度的影响 | 第65页 |
·C 元素的作用机理 | 第65-66页 |
·Ti 和C 添加合金微结构的形成机理 | 第66-68页 |
·Ti 和C 添加前后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研究 | 第68-78页 |
·晶化表观激活能 | 第68-73页 |
·晶化阶段激活能 | 第73-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合金成分对纳米复合Nd-Fe-Ti-B-C 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79-97页 |
·引言 | 第79-80页 |
·Nd 含量对纳米复合Nd_xFe_(85-x)Ti_4B_(10.5)C_(0.5) (x=7.8, 8.2, 8.6, 9.0, 9.4)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80-84页 |
·Nd 对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Nd 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81-82页 |
·Nd 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82-84页 |
·B 含量对纳米复合Nd_9Fe_(86.5-x)Ti_4B_xC_(0.5) (x=8.5, 9.0, 9.5, 10.0, 10.5, 11.0)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84-88页 |
·B 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84页 |
·B 对合金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B 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86-88页 |
·Pr 部分取代Nd 对纳米复合(Nd_(1-x)Pr_x)_(9.4)Fe_(75.6)Ti_4B_(10.5)C_(0.5)(x=0~1)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88-95页 |
·Pr 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90页 |
·Pr 对合金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第90-92页 |
·Pr 对合金晶化方式的影响 | 第92-93页 |
·Pr 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93-95页 |
·高性能低稀土含量纳米复合Re-Fe-B-Ti-C 永磁合金的成分设计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过渡金属M(M=Nb, Zr, Cr)和C 对纳米复合Nd_(9.4)Fe_(79.6)B_(11)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97-113页 |
·引言 | 第97页 |
·Nb 和C 对纳米复合Nd_(9.4)Fe_(79.6)B_(11) 永磁合金晶化方式、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97-103页 |
·Nb 和C 对合金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第97-98页 |
·Nb 和C 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98-100页 |
·Nb 和C 对合金晶化方式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Nb 和C 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Nb 和C 对合金交换耦合强度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Zr 和C 对纳米复合Nd_(9.4)Fe_(79.6)B_(11) 永磁合金晶化方式、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Zr 和C 对合金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Zr 和C 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Zr 和C 对合金晶化方式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Zr 和C 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Cr 和C 对纳米复合Nd_(9.4)Fe_(79.6)B_(11) 永磁合金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Cr 和C 对合金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Cr 与C 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Cr 与C 对合金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过渡金属M(M=Ti, Nb, Zr, Cr)在合金中的作用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纳米复合Nd_2Fe_(14)B/α-Fe(Fe_3B)永磁合金的磁化和反磁化行为 | 第113-127页 |
·纳米复合磁体的矫顽力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3-115页 |
·形核理论 | 第113-114页 |
·钉扎理论 | 第114-115页 |
·纳米复合磁体的起始磁化过程 | 第115-117页 |
·纳米复合磁体矫顽力与磁化场的关系 | 第117-119页 |
·纳米复合磁体的回复曲线 | 第119-122页 |
·纳米复合磁体退磁曲线的可逆与不可逆行为 | 第122-124页 |
·Ti 和C 添加后合金薄带高矫顽力的来源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七章 粘结用纳米复合永磁粉及其粘结磁体 | 第127-137页 |
·制备工艺对磁粉性能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磁粉的温度稳定性 | 第128-134页 |
·剩磁温度系数 | 第129-130页 |
·矫顽力温度系数 | 第130-131页 |
·温度稳定性改变的原因 | 第131-134页 |
·磁粉的抗氧化性能 | 第134-135页 |
·粘结磁体 | 第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