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知识共享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第11-15页
     ·动态联盟的产生背景第11-12页
     ·知识共享是动态联盟面临的主要问题第12-15页
   ·动态联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动态联盟伙伴选择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研究现状第16页
     ·动态联盟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第17-19页
     ·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选题的意义第18-19页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21-31页
   ·知识与知识管理概述第21-27页
     ·知识的定义和分类第21-23页
     ·知识的特性第23-24页
     ·知识管理第24-25页
     ·知识共享第25-26页
     ·知识转化一般过程第26-27页
   ·动态联盟的概念及其特征第27-31页
     ·动态联盟的定义第27-28页
     ·动态联盟的特征第28-29页
     ·动态联盟与传统企业模式的比较第29-31页
第3章 动态联盟中知识共享过程及知识共享风险第31-44页
   ·动态联盟中的知识共享过程第31-35页
     ·从联盟整体角度分析知识共享过程第31-34页
     ·从联盟企业自身角度分析知识共享过程第34-35页
   ·动态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第35-40页
     ·知识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35-37页
     ·影响知识共享的组织稳定性因素第37-39页
     ·影响知识共享的外部环境因素第39-40页
   ·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知识共享风险第40-42页
     ·动态联盟知识共享风险的分类第40-41页
     ·动态联盟知识共享风险产生的原因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动态联盟成员知识共享程度分析第44-64页
   ·知识共享程度及其满意度概述第44-48页
     ·知识共享程度的定义第44页
     ·影响知识共享程度的因素第44-46页
     ·知识共享程度满意度的涵义第46-47页
     ·知识共享程度满意度的计量第47页
     ·知识共享程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第47-48页
   ·知识共享程度满意度的评价体系第48-53页
     ·测评指标体系第49-50页
     ·测评模型第50-53页
   ·基于博弈论方法的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知识共享程度分析第53-58页
     ·博弈条件的假定第54页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54-56页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56页
     ·算例分析第56-58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动态联盟知识共享程度分析第58-63页
     ·模型的描述第59-60页
     ·最优知识共享程度第60-61页
     ·盟员知识共享程度的选择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促进动态联盟知识共享的管理措施第64-72页
   ·知识共享系统的建立第64-66页
     ·设立联盟知识管理机构第64-65页
     ·确定知识管理的原则第65页
     ·构建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第65-66页
     ·建立促进知识共享的联盟文化第66页
     ·建立动态联盟绩效评价体系第66页
   ·建立动态联盟间的学习机制第66-67页
   ·建立动态联盟间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第67-69页
     ·知识奖惩机制第67-68页
     ·知识补偿机制第68-69页
   ·建立动态联盟成员间的信任机制第69-70页
   ·建立动态联盟中共享性知识的评估机制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2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72页
   ·进一步需要展开的工作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79-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产计划与营销计划中的协同决策方法
下一篇:供应链分布式库存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