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P2P流量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4-15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P2P流量识别的相关研究第16-26页
   ·数据捕获技术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WinPcap的体系结构第16-17页
     ·WinPcap的主要功能及主要应用第17-18页
     ·WinPcap的程序结构第18-19页
   ·传统的流量识别方法第19-21页
     ·基于网络层的流量识别第19页
     ·基于传输层的流量识别第19页
     ·基于连接特性的识别第19-20页
     ·基于应用层的流量识别第20页
     ·基于会话的分类第20-21页
   ·加密数据包的流量识别第21-22页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量识别方法第22页
   ·P2P流量的控制第22-24页
     ·令牌桶算法第23-24页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基于净荷特征匹配的流量识别算法第26-36页
   ·基本字符串匹配算法介绍第26-29页
     ·KMP算法第26-28页
     ·AC算法第28页
     ·BM算法第28-29页
     ·Wu-Manber算法第29页
   ·P2P协议分析第29-32页
     ·BitTorrent协议分析第29-30页
     ·MSN协议研究第30-32页
   ·基于净荷特征的字符串匹配算法实现第32-34页
     ·算法的基本思想第32-33页
     ·数据结构的设计第33页
     ·算法的设计第33-34页
   ·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第34-35页
     ·软件配置第34页
     ·硬件配置第34页
     ·实验过程第34页
     ·实验结果第34页
     ·性能分析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量识别算法第36-54页
   ·模糊支持向量机的研究第36-41页
     ·支持向量机第36-37页
     ·模糊支持向量机第37-39页
     ·改进的模糊支持向量机第39-41页
   ·蚁群聚类算法的研究第41-46页
     ·蚁群算法第41-42页
     ·蚁群聚类算法的基本模型第42-44页
     ·基于k-means算法的蚁群聚类算法第44-45页
     ·改进的基于k-means算法的蚁群聚类算法第45-46页
   ·实验验证第46-53页
     ·软件配置第47页
     ·硬件配置第47页
     ·数据采集第47页
     ·数据的预处理第47-48页
     ·训练及测试集的构造第48-51页
     ·实验方法第51-52页
     ·实验结果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流量识别原型系统的实现第54-62页
   ·总体设计第54-55页
   ·基于传输层的流量识别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5-56页
     ·特征库的建立第55-56页
     ·基于传输层的流量识别方法第56页
   ·基于应用层的流量识别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6-57页
     ·特征库的建立第56页
     ·基于应用层的流量识别方法第56-57页
   ·基于IP层的流量识别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7-60页
     ·数据结构的设计第57-58页
     ·基于IP层的流量识别的算法设计第58-59页
     ·IP索引表操作的设计第59-60页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量识别的设计与实现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结论第62-64页
   ·本文结论第62页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MP机制的网络拥塞价控策略
下一篇:基于进程代数的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