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体斜缠机构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相关国内外现状 | 第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第2章 斜缠机构的设计及建模 | 第11-42页 |
·斜缠机构概述 | 第11-13页 |
·斜缠工艺与其他缠绕方法工艺对比 | 第13-20页 |
·平行缠绕原理 | 第14-15页 |
·重叠缠绕原理 | 第15-16页 |
·斜叠缠绕原理 | 第16-19页 |
·斜叠缠绕对纱带的要求 | 第19-20页 |
·斜缠机构的设计 | 第20-30页 |
·斜缠小车机构原理概述 | 第21页 |
·斜缠小车设计 | 第21-28页 |
·斜缠小车的各种传动机构的选择 | 第21-22页 |
·斜缠小车辊轮结构设计 | 第22-24页 |
·纱带放带卷机构设计 | 第24-25页 |
·纱带纠偏装置设计 | 第25-26页 |
·缠绕小车旋转机构设计 | 第26-27页 |
·缠绕小车纵向进给机构设计 | 第27页 |
·缠绕小车横向平移机构设计 | 第27-28页 |
·尾座顶尖设计 | 第28-29页 |
·机头卡盘夹紧机构设计 | 第29-30页 |
·斜缠机构的最终设计 | 第30页 |
·斜缠机构设计小结 | 第30-42页 |
·斜缠机构Top_down设计思想 | 第31-33页 |
·斜缠机构Top_down设计步骤 | 第33-35页 |
·定义斜缠设计意图 | 第33页 |
·定义初步的斜缠结构框架 | 第33页 |
·定义斜缠机构的骨架模型 | 第33-34页 |
·通过斜缠机构的装配结构传递设计意图 | 第34页 |
·斜缠机构详细设计 | 第34页 |
·管理斜缠机构各零件之间的相互性 | 第34-35页 |
·斜缠机构零件图、装配图和工程图模板设计 | 第35-42页 |
·零件图模板定义 | 第35-37页 |
·装配图模板定义 | 第37-39页 |
·工程图模板定义 | 第39-42页 |
第3章 斜缠机构重要零部件结构分析 | 第42-65页 |
·结构分析概述 | 第42-48页 |
·HyperMesh网格划分功能 | 第42-43页 |
·HyperMesh自由网格划分 | 第42页 |
·HyperMesh映射网格划分 | 第42-43页 |
·HyperMesh网格划分质量检查 | 第43页 |
·ANSYS网格划分功能 | 第43-45页 |
·ANSYS自由网格划分 | 第43-44页 |
·ANSYS映射网格划分 | 第44-45页 |
·ANSYS拖拉、扫略网格划分 | 第45页 |
·网格划分原则 | 第45-46页 |
·单元类型选择原则 | 第46-48页 |
·HyperMesh结合ANSYS求解器求解 | 第48-53页 |
·更新单元 | 第48-49页 |
·定义单元特性 | 第49-50页 |
·更新载荷类型 | 第50-51页 |
·输出HyperMesh文件到ANSYS中 | 第51-52页 |
·在ANSYS求解器中调入文件 | 第52-53页 |
·小车底板结构分析 | 第53-55页 |
·建立小车底板有限元模型 | 第53-54页 |
·选取参数和建立边界条件 | 第54页 |
·参数的选取 | 第54页 |
·约束和外力的施加 | 第54页 |
·模型求解和后处理 | 第54-55页 |
·整个小车底板位移云图 | 第54-55页 |
·整个小车底板应力云图 | 第55页 |
·结果分析 | 第55页 |
·尾架底座结构分析 | 第55-58页 |
·建立尾架底座有限元模型 | 第56页 |
·选取参数和建立边界条件 | 第56-57页 |
·参数的选取 | 第56-57页 |
·约束和外力的施加 | 第57页 |
·模型求解和后处理 | 第57-58页 |
·整个尾架底座位移云图 | 第57-58页 |
·整个尾架底座应力云图 | 第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页 |
·法兰轴结构分析 | 第58-65页 |
·建立法兰轴有限元模型 | 第58-59页 |
·选取参数和建立边界条件 | 第59-62页 |
·参数的选取 | 第59-60页 |
·约束和外力的施加 | 第60-62页 |
·模型求解和后处理 | 第62-64页 |
·整个法兰轴位移云图 | 第62-63页 |
·整个法兰轴应力云图 | 第63-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第4章 斜缠机构运动仿真 | 第65-67页 |
·运动仿真概述 | 第65页 |
·基于Pro/E的斜缠机构运动仿真 | 第65-6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