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中国论文

食货学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以《食货》杂志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言第8-21页
一、《食货》半月刊与食货学派的形成第21-33页
 (一)《食贷》半月刊概述第21-28页
  1、《食货》半月刊的缘起第21-27页
  2、办刊宗旨第27-28页
  3、办刊特色第28页
 (二)食货学派的形成第28-33页
  1、食货学派形成的条件第29-30页
  2、食货学派的发展历程第30-31页
  3、食货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学术成就第31页
  4、食货学派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第31-33页
二、食货学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3-53页
 (一)挖掘史料,注重史料与理论方法的会通第34-42页
  1、史料的搜集与整理第34-38页
  2、理论方法的传承与借鉴第38-41页
  3、史料与理论方法的会通第41-42页
 (二)提倡研究手段多样化,注重跨学科研究第42-47页
  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42-43页
  2、比较分析法第43-46页
  3、统计分析法第46页
  4、假设分析法第46-47页
 (三)开展专题研究,关注"国计"、"民生"第47-50页
  1、继承传统专题(有关"国计"方面)第47-49页
  2、开辟新专题(有关"民生"方面)第49-50页
 (四)倡导学术争鸣,开展学术交流第50-53页
  1、理论方法的争鸣与交流第50-51页
  2、历史观点的争鸣与交流第51页
  3、《食货》与其它经济学刊的互动第51-53页
三、食贷学派的成败得失第53-59页
 (一)拓荒与奠基的历史贡献第53-55页
  1、明确打出"社会史专攻"的旗帜第53-54页
  2、史料与理论方法的会通第54页
  3、研究方法和领域的传承与突破第54-55页
 (二)勃兴发展的因素分析第55-57页
  1、顺应历史潮流第55-56页
  2、提倡百家争鸣第56页
  3、培养青年学者第56-57页
 (三)必然结局的历史反思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分析
下一篇: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