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四川省水土流失现状 | 第11页 |
| ·四川省水力资源及水电开发建设情况 | 第11-13页 |
| ·四川省水电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 | 第13-14页 |
| ·国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研究历程 | 第15-16页 |
|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 | 第16-17页 |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 第17-21页 |
| 第2章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23页 |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3-3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6页 |
| ·自然环境条件 | 第23-24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4-25页 |
| ·研究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 第25-26页 |
| ·江边水电开发建设工程概况 | 第26-27页 |
| ·地理位置 | 第26页 |
| ·江边水电开发建设工程规模及组成 | 第26-27页 |
| ·施工进度安排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35页 |
| ·监测点布设 | 第27-29页 |
| ·观测项目及方法 | 第29-31页 |
| ·监测时段以及频次 | 第31-32页 |
| ·不同工程措施类型下边坡土壤侵蚀特征 | 第32页 |
| ·渣场堆积土土壤侵蚀特征 | 第32-35页 |
| 第4章 四川省水电开发建设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 第35-43页 |
| ·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5-36页 |
| ·全面性原则 | 第35页 |
| ·代表性原则 | 第35页 |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5页 |
| ·科学性原则 | 第35-36页 |
| ·实时性原则 | 第36页 |
| ·四川省水电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 ·主要指标监测方法及频次 | 第37-43页 |
| ·水土流失背景监测 | 第37-38页 |
|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 第38-39页 |
|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 第39页 |
|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 | 第39-40页 |
|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 | 第40-43页 |
| 第5章 江边水电开发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子 | 第43-53页 |
| ·水土流失因子 | 第43-49页 |
| ·降雨量 | 第43-46页 |
| ·水土流失状况 | 第46-49页 |
| ·江边水电开发建设工程地表扰动情况监测 | 第49-53页 |
| ·工程扰动地表面积 | 第49-50页 |
| ·江边水电开发建设工程挖填和弃土、弃渣监测 | 第50-53页 |
| 第6章 江边水电开发建设不同工程措施下边坡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 第53-61页 |
| ·江边水电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布设 | 第53页 |
| ·不同工程措施类型下边坡土壤侵蚀特征 | 第53-61页 |
| 第7章 江边水电开发建设工程堆积土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 第61-65页 |
| ·各渣场监测点基本情况 | 第61页 |
| ·堆积土土壤侵蚀特征 | 第61-65页 |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5-69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讨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 | 第73-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发表论文及科研实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