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E法克隆紫花苜蓿光敏色素A基因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苜蓿秋眠性的研究 | 第10-12页 |
·苜蓿秋眠性的概念 | 第10-11页 |
·苜蓿秋眠性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第11-12页 |
·温度和光照与秋眠的关系 | 第11-12页 |
·秋眠性与光合能力 | 第12页 |
·光敏色素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光敏色素的发现 | 第12-13页 |
·光敏色素的种类和结构 | 第13页 |
·光敏色素分子基因及作用方式 | 第13-15页 |
·光敏色素基因 | 第13-14页 |
·光敏色素的作用方式 | 第14-15页 |
·光敏色素的生理功能 | 第15-17页 |
·光敏色素与光周期 | 第15页 |
·光敏色素对细胞生长的调节 | 第15-16页 |
·光敏色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 第16-17页 |
·苜蓿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苜蓿组织培养 | 第17页 |
·苜蓿遗传工程 | 第17-18页 |
·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 | 第18-20页 |
·RACE 原理 | 第18页 |
·RACE 技术的优势 | 第18-19页 |
·RACE 在植物基因克隆上的应用 | 第19页 |
·RACE 在植物基因克隆上的发展前景 | 第19-20页 |
2 引言 | 第20-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36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4页 |
·样品、菌株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实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第22-24页 |
·RT-PCR 方法的建立 | 第24-28页 |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第24页 |
·引物设计的思路 | 第24页 |
·引物的合成 | 第24页 |
·紫花苜蓿总RNA 的提取 | 第24-26页 |
·提总RNA前的准备工作 | 第24-25页 |
·抽提时注意事项 | 第25页 |
·提取主要步骤 | 第25-26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6页 |
·反转录PCR | 第26-27页 |
·准备工作 | 第26页 |
·RT 时注意事项 | 第26页 |
·RT-PCR 具体步骤 | 第26-27页 |
·扩增产物的纯化 | 第27-28页 |
·PCR 产物的测序与序列比对 | 第28页 |
·RACE方法扩增3′端和5′端 | 第28-36页 |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第29页 |
·3'RACE 反应 | 第29-31页 |
·5'RACE 反应 | 第31-34页 |
·扩增产物的纯化 | 第34页 |
·纯化产物与载体的连接 | 第34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4页 |
·阳性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第34-36页 |
4 结果 | 第36-54页 |
·光敏色素A 基因片段的扩增 | 第36-54页 |
·引物设计的依据 | 第36-41页 |
·紫花苜蓿RNA 提取结果 | 第41-42页 |
·紫花苜蓿 PHYA 基因片段的扩增 | 第42页 |
·基因片段3′端的扩增 | 第42-43页 |
·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43页 |
·基因片段5′端的扩增 | 第43-44页 |
·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44-48页 |
·3′端和5′端片段的拼接 | 第48-54页 |
5 讨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引物设计的保守性 | 第54页 |
·PCR 体系优化的探讨 | 第54-55页 |
·RACE 方法扩增基因全长 | 第55页 |
·RACE 技术的局限性 | 第55页 |
·RACE 步骤的优化和改良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