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 引言 | 第9-10页 |
二 老、庄“道”论之分殊 | 第10-27页 |
1. 自然——老庄之道的共同起点 | 第11-15页 |
2. 共同起点处的分道扬镳 | 第15-27页 |
(1) 老子之道的中心:自然的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第16-22页 |
(2) 道通为一:庄子之道的新起点 | 第22-24页 |
(3) 庄子之道——神人与混沌的精神境界 | 第24-27页 |
三 为政之道:老子学说的社会性取向 | 第27-35页 |
1. 治世,老子学说的主题 | 第27-28页 |
2. 无为而治,老子治世说 | 第28-35页 |
四 个体生命:庄子学说的终极关怀 | 第35-54页 |
1. 生命的理想性存在 | 第36-41页 |
2. 通往逍遥之境的心灵之路 | 第41-46页 |
3. 安顿生命 | 第46-54页 |
五 以孔学为参照的老、庄比较 | 第54-67页 |
1. 老子与孔子:天道之道与人道之道 | 第54-63页 |
2. 庄子与孔子:个体与群体的天上、人间 | 第63-67页 |
六 余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