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植物小疮菊的果实异形性及其生态适应对策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 前言 | 第9-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 果实异形性及其形态结构特征 | 第11-14页 |
2 异形果实的萌发特性 | 第14-20页 |
3 幼苗存活及生殖生长 | 第20-21页 |
4 果实形态及萌发多型性的进化适应意义 | 第21-2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22-24页 |
三 正文 | 第24-43页 |
1 形态结构与扩散特征 | 第25-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异形瘦果果皮形态及微形态特征 | 第26-29页 |
·异形瘦果果皮解剖结构特征 | 第29页 |
·异形瘦果的数量与质量特征 | 第29-30页 |
·异形瘦果的扩散特征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异形瘦果的形态特征与扩散的关系 | 第31-32页 |
·异形瘦果的形态与结构特征对荒漠环境的适应 | 第32-34页 |
2 休眠与萌发特性 | 第34-43页 |
·实验材料与观测地点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刚收获瘦果的萌发 | 第36-37页 |
·贮藏时间(后熟)对异形瘦果萌发的影响 | 第37-38页 |
·层积处理对休眠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8页 |
·光照条件对异形瘦果萌发的影响 | 第38-39页 |
·果皮或苞片对异形瘦果萌发的影响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四 结论 | 第43-44页 |
五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