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不同磷源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库的活化机理的研究--基于一种新型多功能滴灌高效液肥的开发与研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3-20页
     ·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途径第14-17页
     ·磷在土壤中的转化第17-18页
     ·影响磷肥转化的因素第18-20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0-31页
   ·研究目标第20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技术路线第21页
   ·实验设计第21-24页
     ·模拟实验设计第21-22页
     ·盆栽实验设计第22-23页
     ·大田实验设计第23-24页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第24-31页
     ·土壤无机磷分组的测定第24-27页
     ·盆栽实验加工番茄生育期结束后根量测定第27页
     ·土壤pH 值测定第27页
     ·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测定第27页
     ·加工番茄番茄红素的测定第27-28页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第28页
     ·可溶性糖的测定第28页
     ·酸度测定第28-29页
     ·植株样品全磷含量第29页
     ·与蔗糖代谢相关的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测定第29-31页
第三章 黄腐酸、液体磷酸对无机磷素活化的的影响第31-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黄腐酸、液体磷酸对Ca8-P 溶出效果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第31-32页
     ·黄腐酸、液体磷酸对Ca10-P 溶出效果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第32-33页
     ·黄腐酸、液体磷酸对Al-P 和Fe-P 溶出效果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第33-35页
第四章 盆栽条件下不同磷源对石灰性土壤各形态无机磷转化、加工番茄磷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第35-44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 pH 值的影响第36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无机磷各形态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第36-39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Ca2-P 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Ca8-P 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7-38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Al-P 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8-39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Ca10-P 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9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FE、MN、ZN、CU的影响第39-40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加工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第40-42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加工番茄生物量、吸磷量、各器官含磷量的影响第40-41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加工番茄品质(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酸度的影响第41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加工番茄成熟期果实中酶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土壤中不同形态的无机磷素含量与加工番茄吸磷量之间相关性研究第42-44页
第五章 滴灌栽培条件下不同磷源对石灰性土壤各形态无机磷转化、加工番茄磷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第44-52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0-20CM土层土壤PH 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肥料处理0-20CM土层各形态钙磷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第45-47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0-20cm 土层Ca2-P 含量变化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0-20cm 土层Ca8-P 含量变化的影响第46-47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0-20cm 土层Ca10-P 含量变化的影响第47页
   ·收获后不同肥料处理对石灰性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变化以及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第47-50页
     ·收获后不同肥料处理对石灰性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变化影响第47-49页
     ·收获后不同肥料处理对石灰性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第49-50页
   ·不同肥料处理对加工番茄生物学的效应分析第50-51页
   ·不同肥料处理土壤0-20CM各无机磷素形态含量与加工番茄植株吸磷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第六章 讨论和分析第52-56页
   ·液体磷肥对土壤 pH 值变化的影响第52页
   ·液体磷肥和固体磷肥对土壤中无机磷素不同形态转化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肥料对石灰性土壤中有效 Fe、Mn、Zn、Cu 含量的影响第53页
   ·不同肥料对加工番茄果实糖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第53-54页
   ·土壤不同无机磷素形态含量与加工番茄植株吸磷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4-56页
第七章 结论第56-57页
第八章 研究展望第57-59页
   ·创新点第57页
   ·今后研究建议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历第67-68页
导师评阅表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滴灌灌水设计参数对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西北沙尘多发区土壤风蚀及潜在尘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