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切入点故障注入测试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基于模型方法的面向方面程序测试 | 第11-12页 |
·基于状态的面向方面测试方法 | 第12页 |
·基于数据流的对类和方面的测试 | 第12-13页 |
·基于方面流图生成横跨类和方面的测试集 | 第13页 |
·检查AspectJ 中冗余的单元测试 | 第13页 |
·无编织的方面单元测试架构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知识 | 第14-21页 |
·AOP 的概念 | 第14-15页 |
·AspectJ 概述 | 第15-19页 |
·面向方面程序设计的步骤 | 第19-20页 |
·AOP 与OOP 的不同 | 第20页 |
·AOP 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AOP 故障类型分析 | 第23-34页 |
·AOP 的技术特性 | 第23-29页 |
·关注点分离 | 第23-24页 |
·横切技术 | 第24-29页 |
·AOP 易发故障的原因 | 第29-30页 |
·AOP 故障类型 | 第30-33页 |
·切入点模式强弱不均 | 第31页 |
·不正确的方面优先级 | 第31页 |
·设立期望的后置条件失败 | 第31页 |
·保持状态不变量的状态失败 | 第31-32页 |
·使用控制流指示符定位不正确 | 第32页 |
·控制流依赖不正确的变化 | 第32页 |
·异常导致控制流不正确的变化 | 第32-33页 |
·类型间声明引起的失败 | 第33页 |
·多形态调用不正确的变化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AOP 切入点测试 | 第34-44页 |
·AOP 切入点概述 | 第34-36页 |
·pointcut 的结构 | 第34-35页 |
·pointcut 的模式 | 第35-36页 |
·AOP 切入点故障类型 | 第36-42页 |
·不正确的模式 | 第36-40页 |
·不正确的原始切入点选择 | 第40-41页 |
·不正确的动态环境匹配 | 第41页 |
·不正确的切入点合成 | 第41-42页 |
·切入点测试 | 第42-43页 |
·测试AOP 切入点描述 | 第42页 |
·AspectJ 程序的自动的切入点测试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变异的故障AOP 切入点测试技术 | 第44-60页 |
·基于变异的故障注入技术 | 第44-45页 |
·基于故障类型的AOP 故障注入测试过程 | 第45-46页 |
·基于变异的故障注入应用于切入点测试的分析 | 第46-47页 |
·切入点变异体的生成 | 第47-53页 |
·基于切入点类型名称的变异 | 第48-49页 |
·基于指示符的变异 | 第49-52页 |
·基于切入点签名中参数的变异 | 第52-53页 |
·基于切入点组合的变异 | 第53页 |
·切入点故障注入测试实例 | 第53-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成果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