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城乡经济公正的理论阐述 | 第9-14页 |
(一) 城乡经济公正的基本内涵 | 第9-12页 |
1. 城乡的概念 | 第9-10页 |
2. 城乡经济公正的涵义 | 第10-12页 |
(二) 城乡经济公正的基本原则 | 第12-14页 |
1. 平等是实现城乡经济公正的前提 | 第12页 |
2. 自由是实现城乡经济公正的基础 | 第12-13页 |
3. 秩序是实现城乡经济公正的尺度 | 第13-14页 |
二、实现城乡经济公正的价值 | 第14-20页 |
(一) 实现城乡经济公正的经济价值 | 第14-15页 |
1. 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 第14-15页 |
2.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第15页 |
(二) 实现城乡经济公正的伦理价值 | 第15-17页 |
1. 人道性 | 第16页 |
2. 共享性 | 第16-17页 |
(三) 城乡经济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 第17-20页 |
1. 实现城乡经济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7-18页 |
2. 实现城乡经济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 第18页 |
3. 实现城乡经济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 第18-20页 |
三、城乡经济不公正的现状、原因及其影响 | 第20-30页 |
(一) 城乡经济不公正的现状分析 | 第20-23页 |
1. 城乡居民收入失衡之现状 | 第20-21页 |
2. 城乡居民消费失衡之现状 | 第21-22页 |
3. 城乡居民受教育失衡之现状 | 第22页 |
4.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失衡之现状 | 第22-23页 |
5. 城乡社会公共品供给失衡之现状 | 第23页 |
(二) 城乡经济不公正的原因初探 | 第23-26页 |
1. 历史原因 | 第23-24页 |
2. 现实原因 | 第24-26页 |
(三) 城乡经济不公正的负面影响 | 第26-30页 |
1. 威胁社会秩序及社会的稳定 | 第26-27页 |
2. 背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 | 第27-28页 |
3. 挫败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 第28页 |
4. 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第28-30页 |
四、实现城乡经济公正的战略对策 | 第30-44页 |
(一) 树立城乡经济公正的价值理念 | 第30-33页 |
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第30-31页 |
2.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第31-32页 |
3. 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 第32-33页 |
4. 共同富裕的发展观 | 第33页 |
(二)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经济公正的起点公正 | 第33-36页 |
1. 通过立法推动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 | 第34-35页 |
2.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 第35-36页 |
(三) 加强农村相关制度创新,完善城乡经济公正的过程公正 | 第36-42页 |
1. 加强农村教育制度改革 | 第36-38页 |
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38-40页 |
3. 加强农村公共品供给力度 | 第40-42页 |
(四)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城乡经济公正的结果公正 | 第42-44页 |
1.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第42页 |
2. 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