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甲藻概述 | 第10-11页 |
·裸甲藻分类研究的意义及形态特征概述 | 第11-12页 |
·裸甲藻的分类历史及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原多甲藻分类研究的意义及形态特征 | 第13-17页 |
·原多甲藻的分类历史及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近海裸甲藻目分类学研究 | 第19-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材料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43页 |
·研究结果 | 第20-42页 |
·裸甲藻目系统分类学的研究 | 第20-21页 |
·裸甲藻目分科、科分属分类检索表 | 第21-22页 |
·裸甲藻各个种的形态学描述以及图片 | 第22-35页 |
·裸甲藻各个种中文名规范理顺 | 第35-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我国近海原多甲藻属物种的形态学研究 | 第43-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研究材料 | 第43页 |
·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61页 |
·研究结果 | 第44-59页 |
·原多甲藻属分种检索表 | 第44-46页 |
·原多甲藻属物种形态学特征 | 第46-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 1: 我国近海裸甲藻目分类体系及名录——刘瑞玉等,2008 | 第70-71页 |
附录 2:我国近海裸甲藻目分类体系及名录——本研究,2012 | 第71-7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