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图录 | 第7-8页 |
表录 | 第8-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7-30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7-19页 |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7-18页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4页 |
一、资本 | 第19-21页 |
二、资本流动 | 第21-23页 |
三、区域经济差距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24-2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二、结构安排 | 第25-2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7页 |
二、创新点 | 第27-28页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8页 |
注释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综述 | 第30-53页 |
第一节 资本流动的理论综述 | 第30-38页 |
一、资本理论的综合评价 | 第30-32页 |
二、资本流动的理论综述 | 第32-38页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距理论研究 | 第38-44页 |
一、国外区域经济差距理论研究 | 第38-42页 |
二、国内区域经济差距理论研究 | 第42-44页 |
第三节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44-51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44-47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47-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差距的资本流动因素分析 | 第53-78页 |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空间格局分析 | 第53-64页 |
一、区域差距的单元划分与测度方法 | 第53-56页 |
二、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空间格局的考察 | 第56-64页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64-70页 |
一、因子分析基本原理 | 第64-65页 |
二、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因子分析 | 第65-70页 |
第三节 基于储蓄和投资的区域资本流动差距解析 | 第70-76页 |
一、相关研究与理论依据 | 第70-72页 |
二、中国区域资本流动的解析 | 第72-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注释 | 第77-78页 |
第四章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动力机制(Ⅰ): 基于资源再配置视角 | 第78-107页 |
第一节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动力机制 | 第78-86页 |
一、动力与动力机制 | 第78-81页 |
二、资本流动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动力机制 | 第81-86页 |
第二节 资本流动再配置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理论分析 | 第86-97页 |
一、资本流动的再配置效应 | 第86-91页 |
二、资本流动的空间配置效应模型 | 第91-96页 |
三、资本流动的区域经济差距模式 | 第96-97页 |
第三节 资本流动再配置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97-105页 |
一、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和建模技术路线 | 第98-100页 |
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 第100-105页 |
三、结论 | 第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注释 | 第106-107页 |
第五章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动力机制(Ⅱ): 基于产业聚集视角 | 第107-143页 |
第一节 产业聚集的区域形成机制 | 第107-117页 |
一、产业聚集内涵的界定 | 第107-110页 |
二、产业聚集区域优势的形成机制 | 第110-116页 |
三、资本积聚理论与产业聚集 | 第116-117页 |
第二节 资本流动条件下的产业聚集核心—外围模型 | 第117-132页 |
一、核心—外围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117-121页 |
二、资本报酬驱动的产业聚集核心—外围模型 | 第121-127页 |
三、上下游联系的产业聚集核心—外围模型 | 第127-132页 |
第三节 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分析 | 第132-140页 |
一、产业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差距的路径 | 第132-133页 |
二、基于产业聚集的区域经济增长核心—外围模型 | 第133-136页 |
三、实证分析 | 第136-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注释 | 第141-143页 |
第六章 资本流动对三大区域间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143-164页 |
第一节 中国三大区域资本流动的动态演变历程 | 第143-153页 |
一、三大区域资本形成总额的动态分布 | 第143-144页 |
二、三大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动态演变 | 第144-145页 |
三、政府预算资金在三大区域的分配 | 第145-147页 |
四、银行资金在三大区域的分配 | 第147-150页 |
五、外资在三大区域的动态演变历程 | 第150-151页 |
六、三大区域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 | 第151-153页 |
第二节 资本流动与三大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协整分析 | 第153-155页 |
一、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 | 第153页 |
二、变量的协整分析 | 第153-155页 |
第三节 计量模型及其分析 | 第155-161页 |
一、计量模型设定、变量数据说明和检验方法 | 第156-158页 |
二、计量结果 | 第158-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注释 | 第162-1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64-174页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64-166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166-172页 |
注释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6页 |
后记 | 第186-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