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概述 | 第9-13页 |
第一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在我国法律中的表现形式 | 第9-12页 |
第二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概念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 第13-25页 |
第一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 | 第13-19页 |
第二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承担形式 | 第19-21页 |
第三节 阻却不法事由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比较法上的第三人侵害债权 | 第25-30页 |
第一节 英美法中的第三人侵害债权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强调相对性的法国法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运用侵权行为法予以解决的德国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学说影响下的日本判例 | 第28页 |
第五节 类型归属不明确的我国台湾法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第三人侵害债权规则的理论基础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绝对权与相对权理论 | 第31-34页 |
第二节 法律的价值观念由个人本位逐渐向社会本位转变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债权本质上是可以预期的经济利益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规则的发展趋势探讨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