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RapidIO互联技术在下一代无线基站中的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互连技术的发展概况第8-11页
     ·嵌入式系统互连面临的问题第8-9页
     ·互连技术的发展趋势第9-11页
   ·新兴互连技术简介第11-13页
   ·RapidIO 互联与传统互联技术的比较第13-14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4页
   ·论文的结构与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RapidIO 协议原理和关键技术第16-36页
   ·RapidIO 体系结构第16-17页
   ·物理层接口第17-20页
     ·并行物理层第17-18页
     ·串行物理层第18-20页
   ·包与控制符号第20-25页
     ·包格式第21-23页
     ·控制符号格式第23-25页
   ·操作与事务第25-33页
     ·I/O 逻辑操作第26-31页
     ·消息操作第31-33页
   ·错误管理第33-34页
   ·流量控制机制第34-36页
     ·链路级的流控机制第34-35页
     ·端到端的流控机制第35-36页
第三章 RapidIO 互连技术的应用第36-48页
   ·RapidIO 的应用第36-40页
     ·系统级寻址第36-37页
     ·系统拓扑结构第37-38页
     ·系统中的路由第38页
     ·RapidIO 应用第38-40页
   ·在无线基础设施中使用RapidIO第40-48页
     ·无线基站发展趋势第40-42页
     ·分布式基站简介第42-43页
     ·RapidIO 在下一代基站中的应用方案第43-48页
第四章 基于FPGA 的RapidIO 实现第48-62页
   ·基于IPcore 的FPGA 设计方法第48-50页
   ·使用FPGA 实现RapidIO 的优势第50-51页
   ·Xilinx SRIO IPcore 简介第51-53页
     ·逻辑/传输层第51-53页
     ·物理层第53页
   ·系统方案第53-55页
   ·模块功能及关键技术说明第55-62页
     ·LVDS 发送模块说明第55-56页
     ·LVDS 接收模块第56-57页
     ·IQ 数据解帧模块第57页
     ·IQ 数据成帧模块第57-58页
     ·CPU 接口模块第58页
     ·时钟产生与检测模块第58-59页
     ·测试模块第59页
     ·RapidIO 转换模块第59-62页
第五章 系统的调试与验证第62-72页
   ·FPGA 器件选型第62页
   ·软件仿真第62-66页
     ·1x 模式数据包的收发第62-63页
     ·4x 模式数据包的收发第63页
     ·利用维护包对device ID 的修改第63-66页
   ·硬件实现第66-72页
     ·系统的启动过程概述第66页
     ·资源占用情况分析第66-68页
     ·使用ChipScope 进行调试第68-69页
     ·眼图测试第69-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研究成果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OFDM系统盲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下一篇:OFDM系统中的基带预失真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