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技术路线与试验方法及设备 | 第18-24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试验基本方法及相关设备 | 第20-24页 |
·常规试验 | 第20页 |
·非常规试验 | 第20-24页 |
第三章 新疆公路水泥混凝土小型构造物破损现状及机理分析 | 第24-32页 |
·新疆气候、环境调查分析 | 第24-25页 |
·区域地形特点 | 第24页 |
·气候特点 | 第24-25页 |
·混凝土所处环境及其作用等级判断 | 第25页 |
·小型构造物用混凝土原材料状况调查 | 第25-26页 |
·公路水泥混凝土构造物破坏状况调查 | 第26-28页 |
·冻融剥蚀破坏 | 第26页 |
·伴随除冰盐的冻融耦合侵蚀破坏 | 第26-27页 |
·盐份随溶液迁移造成的混凝土腐蚀破坏 | 第27-28页 |
·水泥混凝土小型构造物破损机理分析 | 第28-31页 |
·混凝土中的盐份迁移过程分析 | 第28-29页 |
·盐冻循环下混凝土破坏过程分析 | 第29-30页 |
·盐溶液对混凝土的化学腐蚀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公路小型构造物水泥混凝土优化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 第32-54页 |
·公路小型构造物应具备的技术性质及要求 | 第32-33页 |
·构造物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 第32页 |
·耐久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 第32-33页 |
·小型构造物水泥混凝土原材料优选 | 第33-36页 |
·水泥 | 第33-34页 |
·集料 | 第34-35页 |
·引气剂 | 第35-36页 |
·公路小型构造物普通混凝土优化设计 | 第36-47页 |
·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 | 第36-47页 |
·基于混凝土耐久性的配合比优化 | 第47页 |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47-50页 |
·聚合物在公路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聚合物抗腐蚀乳液的优选 | 第48页 |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48-50页 |
·小型构造物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 第50-52页 |
·抗冻融性能 | 第50-52页 |
·抗氯离子渗透性 | 第52页 |
·耐磨性 | 第52页 |
·适用于新疆小型构造物混凝土的最佳配比推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盐冻、水耦合状态下小型构造物水泥混凝土长期性能研究 | 第54-65页 |
·盐冻、水耦合状态下不同含气量混凝土的长期性能试验研究 | 第54-60页 |
·抗盐冻性能 | 第54-57页 |
·抗氯离子渗透性 | 第57-58页 |
·抗压强度 | 第58-59页 |
·耐磨性能 | 第59-60页 |
·盐冻、水耦合状态下含气量对混凝土长期性能的影响 | 第60-64页 |
·含气量对混凝土长期性能的综合影响 | 第60-63页 |
·盐冻、水耦合状态下混凝土适宜含气量的推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涂层防护技术在公路小型构造物中的应用研究 | 第65-80页 |
·涂层防护技术简介 | 第65页 |
·涂层材料的性质要求及比选 | 第65-73页 |
·涂层材料的优选 | 第65-66页 |
·性能对比试验 | 第66-6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3页 |
·涂层材料组分配比的优化 | 第73-78页 |
·聚合物水泥涂料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 第73-74页 |
·新涂料的开发 | 第74-75页 |
·性能对比试验 | 第75-78页 |
·涂层材料施工工艺 | 第78页 |
·聚合物水泥涂料涂覆要求 | 第78页 |
·聚合物水泥涂料养护要求 | 第78页 |
·质量控制与检查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七章 改性水泥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 | 第80-90页 |
·微观形貌 | 第80-83页 |
·微观形貌照片 | 第80-81页 |
·微观形貌分析 | 第81-83页 |
·孔结构 | 第83-86页 |
·孔径分布 | 第83-84页 |
·孔结构参数 | 第84-86页 |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改性机理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八章 经济性分析 | 第90-96页 |
·各种防治措施造价分析 | 第90-91页 |
·全寿命周期费用及效益分析 | 第91-95页 |
·全寿命周期费用 | 第91-92页 |
·效益分析 | 第9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