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 ·逆变电源研究的技术现状 | 第12-13页 |
| ·逆变电源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SPWM控制原理 | 第16-24页 |
| ·PWM概述 | 第16-17页 |
| ·PWM波形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 ·SPWM的调制方式 | 第18-21页 |
| ·SPWM实现方式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智能控制电路硬件及软件设计 | 第24-46页 |
| ·系统控制结构 | 第24页 |
| ·系统构成 | 第24-27页 |
| ·脉宽调制专用芯片SA4828的主要特点及控制方法 | 第27-38页 |
| ·PWM波发生芯片比较 | 第27-28页 |
| ·SA4828主要特点 | 第28页 |
| ·SA4828管脚说明及内部结构图 | 第28-31页 |
| ·SA4828提供的三种标准调制波形分析 | 第31-32页 |
| ·提高工作性能 | 第32-34页 |
| ·SA4828芯片的控制方法 | 第34-38页 |
| ·脉冲延时与窄脉冲删除功能 | 第38页 |
| ·SA4828和单片机的连接与软件实现 | 第38-42页 |
| ·SA4828硬件连接方案 | 第38-39页 |
| ·SA4828软件实现 | 第39-42页 |
| ·通信通道部分的设计 | 第42页 |
| ·测试电源内部供电系统 | 第42-46页 |
| 第四章 缓冲和保护电路 | 第46-64页 |
| ·IGBT的特性 | 第46-47页 |
| ·动态特性 | 第46页 |
| ·静态特性 | 第46-47页 |
| ·逆变电路中的缓冲电路 | 第47-51页 |
| ·缓冲电路介绍 | 第47-48页 |
| ·IGBT过压的原因及抑制 | 第48-51页 |
| ·过电流保护电路 | 第51-56页 |
| ·IGBT过流保护的必要性 | 第51页 |
| ·造成短路的原因 | 第51-52页 |
| ·设计短路保护电路要求 | 第52页 |
| ·短路保护的几种检测方法 | 第52-54页 |
| ·短路保护的运用 | 第54-56页 |
| ·电源系统故障保护电路 | 第56-61页 |
| ·逻辑控制 | 第56页 |
| ·故障保护电路 | 第56-61页 |
| ·散热器的选择 | 第61-64页 |
| 第五章 电路仿真 | 第64-80页 |
| ·仿真软件的介绍 | 第64-65页 |
| ·MATLAB简介 | 第65-67页 |
| ·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 | 第65-66页 |
| ·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SimPower | 第66-67页 |
|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7-73页 |
|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73-76页 |
| ·对引入FIR数字滤波器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6-80页 |
| ·输出电压的稳态精度仿真 | 第76-78页 |
| ·输出电压误差收敛速度仿真 | 第78-79页 |
| ·该控制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关于本设计的几点说明 | 第80-84页 |
| ·全文总结 | 第80-81页 |
| ·心得体会 | 第81页 |
| ·设计中的不足 | 第81-82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