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5-19页 |
·代理签名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所做工作 | 第17-18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预备知识 | 第19-23页 |
·双线性映射 | 第19页 |
·Gap Diffie-Hellman Group | 第19-20页 |
·基于双线性的短签名算法 | 第20页 |
·代理签名的几个特点 | 第20-23页 |
第三节 代理签名 | 第23-31页 |
·数字签名和代理签名的发展背景 | 第23-24页 |
·代理签名的概念 | 第24-25页 |
·代理签名的分类 | 第25-27页 |
·几个典型代理签名方案及其缺陷 | 第27-31页 |
·M-U-O代理签名方案 | 第27-28页 |
·祁明和Harn的代理签名方案 | 第28-31页 |
第四节 一个基于身份的无可信PKG的代理签名 | 第31-37页 |
·新的代理签名算法 | 第31-3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2-34页 |
·可验证性 | 第32-33页 |
·强不可伪造性 | 第33页 |
·可区分性 | 第33页 |
·强不可否认性 | 第33-34页 |
·强可识别性 | 第34页 |
·防止滥用性 | 第34页 |
·效率分析 | 第34-37页 |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 第37-39页 |
·论文的总结 | 第37页 |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