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4页 |
·1,3-PDO 的性能和质量指标 | 第14-15页 |
·1,3-丙二醇用途 | 第15-16页 |
·1,3-PDO 的合成方法 | 第16-24页 |
·化学合成方法 | 第16-22页 |
·丙烯醛水合法 | 第16-19页 |
·环氧乙烷法 | 第19-21页 |
·甲醛和乙醛缩合法 | 第21-22页 |
·1,3-二氯丙烷水解法 | 第22页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22-24页 |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22-23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23-24页 |
·1,3-PDO 合成方法比较 | 第24-25页 |
·成本分析 | 第24-25页 |
·制备工艺 | 第25页 |
·1,3-PDO 生产及市场前景 | 第25-26页 |
·加氢催化剂的种类 | 第26-32页 |
·镍系催化剂 | 第26-27页 |
·贵金属催化剂 | 第27-28页 |
·铜系催化剂 | 第28-32页 |
·制备铜系催化剂的技术进展 | 第28-29页 |
·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中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结束语 | 第3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4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4-39页 |
·实验所用试剂和药品 | 第34-35页 |
·催化剂制备实验仪器及试验装置 | 第35页 |
·催化剂的设计及载体的选择 | 第35-36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36-38页 |
·催化剂制备的后处理 | 第38-3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9-41页 |
·比表面测定(BET) | 第40页 |
·热分析(TG/DTG) | 第40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40页 |
·电镜(SEM)分析 | 第40-41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41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表面分析(XPS) | 第41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1-45页 |
·催化剂的活化 | 第41-42页 |
·催化加氢实验原料 | 第42页 |
·釜式反应器评价 | 第42-43页 |
·实验设备 | 第42页 |
·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固定床反应器评价 | 第43-45页 |
·反应机理分析 | 第45-47页 |
·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计算公式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几种用于3 - 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制1 ,3 - 丙二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 | 第49-62页 |
·引言 | 第49页 |
·镍系催化剂催化性能的考察 | 第49-5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页 |
·催化剂的活化及评价 | 第49-50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不同镍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2页 |
·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 | 第52-5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2页 |
·催化剂的活化及评价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不同载体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 | 第53页 |
·浸渍液 PH 值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铜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 | 第54-6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4页 |
·催化剂的活化及评价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不同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5页 |
·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铜锌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添加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7-60页 |
·催化剂的 XRD 分析 | 第57-58页 |
·催化剂的 SEM 表征 | 第58-59页 |
·催化剂的 TEM 分析 | 第59-60页 |
·三类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比较分析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纳米Cu/SiO_2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用于3 - 羟基丙酸甲酯加氢的研究 | 第62-81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6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63-74页 |
·催化剂的 XRD | 第63-67页 |
·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的 XRD | 第63-64页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 XRD | 第64-67页 |
·催化剂的 TG-DTG 分析 | 第67-68页 |
·催化剂的 SEM 分析 | 第68-70页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 SEM | 第68-69页 |
·不同组成的催化剂的 SEM | 第69页 |
·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的 SEM | 第69-70页 |
·催化剂孔结构及比表面积分析 | 第70-73页 |
·Cu-Mn/SiO_2 的 XPS 表征结果 | 第73页 |
·催化剂反应前后金属组分的含量 | 第73-74页 |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第74-78页 |
·不同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74-76页 |
·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76页 |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铜含量对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 | 第77页 |
·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81页 |
第五章 纳米铜基催化剂用于3 - 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制1 ,3 - 丙二醇工艺条件研究 | 第81-88页 |
·引言 | 第81页 |
·反应条件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81-87页 |
·还原条件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81-82页 |
·反应压力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82-83页 |
·反应温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83-84页 |
·原料浓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84-85页 |
·氢酯比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85页 |
·原料液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85-86页 |
·高沸点溶剂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8-91页 |
1 研究总结 | 第88-90页 |
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