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流量特征的P2P流量检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内容及目标第9-10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研究目标第10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0-11页
第二章 P2P 技术概述第11-20页
   ·P2P 的概念第11页
   ·P2P 技术的应用第11-13页
   ·P2P 网络的特点第13-15页
   ·典型P2P 系统介绍第15-18页
   ·P2P 的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18-20页
     ·P2P 的发展过程第18页
     ·P2P 技术所面临的问题第18-20页
第三章 P2P 流量检测技术现状及分析第20-26页
   ·当前P2P 流量检测技术现状第20-23页
   ·P2P 流量检测方法的分析第23页
     ·基于payload 特征检验方法的特点第23页
     ·基于流量特征的检测方法的特点第23页
   ·国内外相关产品介绍第23-26页
第四章 基于连接特征的P2P 流量识别方法及系统实现第26-47页
   ·基于连接特征的P2P 流量识别方法第26-41页
     ·主要研究对象第26-27页
     ·网络流量监控数据源——NetFlow第27-30页
     ·识别工具——支持向量机第30-32页
     ·识别特征提出的理论基础第32-41页
   ·系统的总体设计架构及模块功能第41-47页
     ·系统的总体设计架构第41-43页
     ·P2P 识别模块的实现第43-47页
第五章 P2P 流量识别系统的实际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7-58页
   ·实验环境第47-48页
   ·实验方法第48页
     ·数据的采集第48页
     ·测试的对照标准第48页
     ·实验步骤第48页
   ·实验结果第48-56页
     ·对全部P2P 应用的识别实验一第49-50页
     ·对全部P2P 应用的识别实验二第50-52页
     ·对Bittorrent 的识别实验一第52-53页
     ·对Bittorrent 的识别实验二第53-54页
     ·对PPLive 的识别实验一第54-55页
     ·对PPLive 的识别实验二第55-56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6-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59页
   ·全文总结第58页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语义Web的服务匹配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OWL的本体整合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