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手机位置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1-13页
     ·研究问题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框架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理论回顾第14-27页
   ·技术接受行为理论第14-18页
     ·技术接受模型第14-15页
     ·技术接受模型的发展第15-17页
     ·技术接受模型的应用第17-18页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第18-20页
   ·感知价值理论第20-23页
     ·感知价值的定义第20-21页
     ·感知价值的构成第21-22页
     ·基于价值的采纳模型第22-23页
   ·感知风险理论第23-24页
   ·隐私的相关研究第24-27页
     ·隐私的定义第24-25页
     ·隐私计算理论第25-27页
第三章 手机位置服务的特质第27-34页
   ·手机位置服务的分类第27-28页
     ·按信息传递机制第27页
     ·按信息服务内容第27-28页
   ·手机位置服务的使用动机第28-30页
   ·手机位置服务发展的关键第30-34页
     ·定位技术第30-31页
     ·服务内容第31-32页
     ·隐私保护第32-34页
第四章 研究模型及假设第34-40页
   ·研究模型的构建第34-35页
   ·变量和研究假设第35-40页
     ·感知利得第35-36页
     ·感知利失第36-37页
     ·信息质量第37-38页
     ·系统质量第38-40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第40-53页
   ·问卷设计第40-42页
     ·测量量表第40-42页
     ·问卷前测第42页
   ·数据收集第42-43页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3-46页
     ·样本的基本信息第43-44页
     ·服务的使用情况第44-45页
     ·正态分布检验第45-46页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6-49页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46-47页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47-49页
   ·假设检验第49-53页
     ·模型路径分析第49-51页
     ·调节作用检验第51页
     ·假设检验结果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研究结论第53-54页
     ·理论创新第53页
     ·实践指导第53-54页
   ·研究展望第54-56页
     ·研究局限第54-55页
     ·未来方向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