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引言 | 第8页 |
·新农药创制方法 | 第8-10页 |
·随机合成筛选 | 第8页 |
·类同合成 | 第8-9页 |
·仿生合成 | 第9页 |
·生物合理设计 | 第9页 |
·天然产物结构修饰 | 第9-10页 |
·天然产物结构修饰目的和意义 | 第10-17页 |
·改造结构提高天然化合物活性 | 第10-12页 |
·研究作用机理和发现作用靶标 | 第12-17页 |
·多羟基沉香呋喃衍生物的合成概况 | 第17-19页 |
·论文设计思路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第21-26页 |
·化学合成 | 第21-2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的合成 | 第21-22页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衍生物的合成 | 第22-24页 |
·结构鉴定 | 第24页 |
·杀虫活性测定 | 第24-26页 |
·材料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结构鉴定 | 第26-28页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的结构鉴定 | 第26页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醚类衍生物的结构鉴定 | 第26-28页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酯类衍生物的结构鉴定 | 第28页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酮类衍生物的结构鉴定 | 第28页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Ⅱ)及其醚类衍生物的 ESI-MS 电离规律 | 第28-29页 |
·裂解途径 | 第28页 |
·裂解数据 | 第28-29页 |
·杀虫活性 | 第29-31页 |
·对白纹伊蚊的毒杀活性 | 第29页 |
·对粘虫的胃毒活性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1-33页 |
·杀虫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 第31页 |
·化合物Ⅱ的生成机理 | 第31-32页 |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2-3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附图 | 第39-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