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国内外有关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 第11-13页 |
·植物外观形态诊断 | 第11-12页 |
·组织分析诊断 | 第12-13页 |
·代谢诊断 | 第13页 |
·氮素营养诊断 | 第13-14页 |
·氮的生理功能 | 第14页 |
·氮不足或过多的症状表现 | 第14页 |
·氮素营养诊断常用方法 | 第14-18页 |
·SPAD-502 诊断氮素营养状况 | 第15-17页 |
·生育时期 | 第17页 |
·测定叶位和叶片的位点选择 | 第17-18页 |
·植物体内硝态氮的同化与硝酸还原酶 | 第18-22页 |
·作物氮营养诊断中用硝态氮做指标的原因 | 第18-19页 |
·硝酸还原酶诊断 | 第19-21页 |
·植物硝态氮、SPAD 值、硝酸还原酶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蔬菜体内氮的丰缺指标 | 第22-25页 |
·蔬菜体内氮的丰缺指标 | 第22-23页 |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 第23页 |
·黄瓜缺氮症 | 第23-24页 |
·诊断要点及易发生的条件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不同施氮水平下黄瓜叶片SPAD 值与硝态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 | 第25-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不同氮水平下黄瓜不同生育期不同叶位SPAD 值的变化特征 | 第26-28页 |
·不同氮浓度水平下黄瓜植株叶柄不同时期、不同叶位的硝态氮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不同氮浓度水平下黄瓜植株叶片不同时期不同叶位的NRA 变化特征 | 第29-30页 |
·黄瓜不同生育期敏感叶片SPAD 和NRA、叶柄硝态氮含量的相关性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应用叶绿素仪诊断黄瓜氮素营养状况的研究 | 第33-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供试材料 | 第33页 |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不同氮水平下不同叶位叶片SPAD 值变化 | 第34-36页 |
·黄瓜叶片SPAD 值对不同氮水平的响应 | 第36页 |
·不同氮浓度处理下黄瓜叶片和果实的硝态氮含量的变化 | 第36页 |
·不同生育期黄瓜叶片SPAD 值和硝态氮含量、产量间的相关关系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页 |
·结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应用硝酸还原酶活性诊断黄瓜氮素营养状况的研究 | 第39-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供试材料 | 第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9页 |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同一氮水平下不同叶位叶片NRA 的变化 | 第40页 |
·不同氮水平下叶片NRA 的变化 | 第40-42页 |
·不同施氮水平下黄瓜植株开花期和幼苗期叶片NRA 与其他测定指标间的关系 | 第42页 |
·用叶片NRA 对黄瓜进行氮素诊断的临界指标探讨 | 第4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日光温室黄瓜养分吸收规律 | 第44-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供试材料 | 第44页 |
·试验设计 | 第44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生物量积累与分配 | 第45页 |
·黄瓜氮、磷、钾养分分布 | 第45-46页 |
·氮、磷、钾吸收比例 | 第4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