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安全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 第17-18页 |
·欧洲索道设施指令简介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 | 第19-22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关键技术 | 第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第22-28页 |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 第22-23页 |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第23-25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建立原则 | 第23-24页 |
·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 第24页 |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客运架空索道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第28-62页 |
·建立评价模型 | 第28-30页 |
·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序 | 第30-31页 |
·识别影响客运索道安全的危险因素 | 第31-35页 |
·危险情节描述 | 第35-40页 |
·线路和总体 | 第35-36页 |
·运载索 | 第36页 |
·站房及驱动迂回轮系统 | 第36-37页 |
·张紧系统 | 第37-38页 |
·支架及托压索轮组 | 第38页 |
·运载工具及抱索器 | 第38-39页 |
·电气设备 | 第39页 |
·安全标识 | 第39-40页 |
·伤害后果严重程度的确定 | 第40页 |
·伤害发生可能性(概率)的确定 | 第40-42页 |
·风险评定 | 第42-44页 |
·风险等级的评定 | 第42页 |
·风险类别的评定 | 第42-44页 |
·客运架空索道风险评估表 | 第44-57页 |
·基于ANSYS的关键件仿真分析验证 | 第57-61页 |
·ANSYS简介 | 第57-58页 |
·ANSYS在本方法中的应用流程 | 第58页 |
·典型应用实例 | 第58-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方法研究 | 第62-74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62-67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62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62-63页 |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63-64页 |
·建立客运索道评价模型权重集 | 第64-67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67-73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67-68页 |
·广义模糊合成运算的五种模型 | 第68-69页 |
·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结果确定 | 第69-70页 |
·建立客运索道评价模型评语集 | 第70-71页 |
·建立客运索道评价矩阵 | 第71-72页 |
·模糊运算得到评价结果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第74-80页 |
·组成评价小组 | 第74页 |
·评价过程 | 第74-77页 |
·客运架空索道风险评估过程 | 第74-75页 |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第75-7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0-82页 |
·本课题完成的工作 | 第80页 |
·存在的不足及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6-87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