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7-66页 |
综述一 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7-46页 |
1 关于中医病名 | 第17-18页 |
2 关于病因病机 | 第18-21页 |
3 辨证分型 | 第21页 |
4 中医治疗 | 第21-35页 |
·内治法 | 第22-30页 |
·外治法 | 第30-35页 |
5 小结与展望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6页 |
综述二 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和治疗进展 | 第46-66页 |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述 | 第46页 |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46-47页 |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 第47-51页 |
·代谢障碍 | 第47-49页 |
·血管功能障碍 | 第49-51页 |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及监测 | 第51-52页 |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 第52-59页 |
·基础治疗 | 第52页 |
·对因治疗 | 第52-57页 |
·对症治疗 | 第57-58页 |
·其他疗法 | 第58-59页 |
6 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采集信息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治 | 第66-107页 |
1 研究对象 | 第66-70页 |
·病例来源 | 第66页 |
·诊断标准及依据 | 第66-68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66-67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67-68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68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68-7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70-79页 |
·数据采集处理 | 第70-79页 |
·数据分析 | 第79页 |
3 临床一般资料 | 第79-82页 |
·性别分布 | 第79-80页 |
·年龄分布 | 第80-81页 |
·病程分布 | 第81-82页 |
4 结果 | 第82-102页 |
·症状研究结果 | 第82-87页 |
·肢体症状体征研究结果 | 第87-90页 |
·舌象研究结果 | 第90页 |
·脉象研究结果 | 第90-91页 |
·分型研究结果 | 第91-93页 |
·方剂研究结果 | 第93-96页 |
·中药研究结果 | 第96-99页 |
·DPN患者应用外洗药研究结果 | 第99-100页 |
·DPN患者并发症/合并症情况 | 第100-102页 |
5 讨论 | 第102-105页 |
·乏力是DPN的主要症状,常与视物模糊并发 | 第102-103页 |
·DPN证型以气阴两虚为主,瘀血湿热是常见兼夹之邪 | 第103页 |
·DPN中医处方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 | 第103页 |
·DPN用药规律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 | 第103-104页 |
·个化诊疗信息采集是中医科研方法的创新 | 第104页 |
·信息研究方法分析 | 第104-105页 |
6 结论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个人简历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