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摘要第1-7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概念第8-9页
 二、刑事被害人的生活窘境令人担忧第9-10页
 三、现有救济机制不完善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第10-11页
 四、专家呼吁,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刻不容缓第11-13页
第二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各国概况第13-18页
 一、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渊源第13-14页
 二、国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第14-18页
  (一) 美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第14-15页
  (二) 英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第15页
  (三) 德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第15-16页
  (四) 日本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第16页
  (五) 韩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第16-18页
第三章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第18-23页
 一、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几种主要理论根据第18-21页
  (一) 弥补制度缺陷理论第18页
  (二) 社会契约责任理论第18-19页
  (三) 社会保险理论第19页
  (四) 社会命运理论第19-20页
  (五) 社会福利理论第20页
  (六) 政治利益理论第20-21页
  (七) 社会正义理论第21页
 二、对以上学说的简要评述及选择第21-23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现状第23-28页
 一、民政救济的局限性第23页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局限性第23-28页
第五章 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8-34页
 一、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第28-30页
  (一) 保障被害人的权益的要求第28-29页
  (二) 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的要求第29页
  (三) 实现对犯罪总量的有效控制的要求第29-30页
  (四) 促进被害人与犯罪人权利均衡化的要求第30页
 二、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第30-34页
第六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具体设计第34-42页
 一、基本原则第34-35页
  (一) 量力而行救急不救贫原则第34页
  (二) 赔偿为主补偿为辅原则第34页
  (三) 救助及时原则第34-35页
  (四) 救助与损害相适应原则(比例原则)第35页
 二、立法模式选择第35-36页
 三、主要内容第36-42页
  (一) 补偿对象第36-37页
  (二) 补偿条件第37-38页
  (三) 补偿金额第38页
  (四) 补偿范围第38-39页
  (五) 补偿机构第39页
  (六) 法定的补偿程序第39-40页
  (七) 补偿金的来源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探析
下一篇:术前签字之民法探析--以患者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