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0-13页 |
·提出问题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2章 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福利经济学 | 第13页 |
·平等与效率理论 | 第13-14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4页 |
·机会均等与分配正义 | 第14-16页 |
第3章 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 第16-26页 |
·现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成就 | 第16-17页 |
·城镇无保障居民的现状和特点 | 第17-21页 |
·城镇无保障居民的现状 | 第17-20页 |
·城镇无保障居民特点 | 第20-21页 |
·现行制度在覆盖城镇无保障居民养老保险问题上的局限性 | 第21-26页 |
·覆盖范围扩大难 | 第21-24页 |
·制度可持续性不足 | 第24页 |
·提高社会统筹层次难 | 第24-26页 |
第4章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与经验借鉴 | 第26-33页 |
·美国模式 | 第26-28页 |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6页 |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26-27页 |
·借鉴意义 | 第27-28页 |
·新加坡模式 | 第28-29页 |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 第28页 |
·借鉴意义 | 第28-29页 |
·日本模式 | 第29-30页 |
·日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和主要内容 | 第29页 |
·问题与改革 | 第29页 |
·借鉴意义 | 第29-30页 |
·法国模式 | 第30-31页 |
·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借鉴意义 | 第31页 |
·英国模式 | 第31-33页 |
·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借鉴意义 | 第32-33页 |
第5章 我国城镇无保障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探索 | 第33-37页 |
·北京模式 | 第33页 |
·青岛模式 | 第33-35页 |
·重庆模式 | 第35-36页 |
·借鉴意义 | 第36-37页 |
第6章 建立有弹性可持续的城镇无保障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构想 | 第37-47页 |
·城镇无保障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41页 |
·政治条件 | 第37-38页 |
·经济条件 | 第38-40页 |
·社会条件 | 第40页 |
·自身条件 | 第40-41页 |
·政府在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 | 第41-43页 |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定位 | 第41-42页 |
·政府在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 | 第42-43页 |
·城镇无保障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43-45页 |
·基础养老金 | 第43-44页 |
·个人账户 | 第44页 |
·养老金待遇 | 第44-45页 |
·养老金管理 | 第45页 |
·尽快实现社会养老保险费改税 | 第45-47页 |
·费改税的提出背景 | 第45页 |
·费改税的优势 | 第45-46页 |
·社会保险费改税对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