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1章 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的主要特征 | 第13-28页 |
·关于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 | 第14-19页 |
·与报道内容相关的抽样统计结果 | 第14-17页 |
·与报道形式相关的抽样统计图表 | 第17-19页 |
·报道内容维度所呈现出的特征 | 第19-25页 |
·特有的宏观特征 | 第19-20页 |
·报道领域多样化 | 第20-23页 |
·报道呈现出的女性形象特征 | 第23-25页 |
·报道形式维度分析结果 | 第25-28页 |
·报道数量:女性报道稳中有升 | 第25-26页 |
·版面位置:女性"难登"显著位置 | 第26页 |
·版面体裁:图片青睐女性 | 第26-28页 |
第2章 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问题分析 | 第28-40页 |
·报道内容的缺失 | 第28-32页 |
·女性社会问题反映不充分 | 第28-30页 |
·部分角色有所缺失 | 第30-32页 |
·报道手段的缺失 | 第32-35页 |
·评论较为贫乏 | 第32-33页 |
·图片未能合理利用 | 第33-35页 |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社会性别意识建构 | 第35-36页 |
·女性自身集体无意识 | 第36-38页 |
·中国传统男权性别歧视 | 第38页 |
·商业化消费主义泛滥 | 第38-40页 |
第3章 对策:建立充分和谐的媒体环境 | 第40-50页 |
·报道理念上的宏观建构 | 第40-43页 |
·建立性别视角 挖掘性别议题 | 第40-41页 |
·给予女性真正的话语空间 | 第41页 |
·倡导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体社会责任 | 第41-42页 |
·引导培养双性化人格 | 第42-43页 |
·报道方式上的微观操作 | 第43-46页 |
·利用适当的报道手法体现倾向性 | 第43-45页 |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 | 第45-46页 |
·非媒体环境 | 第46-48页 |
·政治环境 | 第46页 |
·社会环境 | 第46-47页 |
·文化环境 | 第47页 |
·女性自身内环境——树立第三类女性 | 第47-48页 |
·媒体环境和非媒体环境的相互关系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