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文献综述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11-17页 |
(一) “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由来 | 第11-12页 |
(二) “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逐渐充实 | 第12-13页 |
(三) “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思想的正式提出 | 第13-17页 |
二、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17-24页 |
(一) 巩固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 | 第17-18页 |
(二) 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 | 第18-21页 |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18页 |
2.利用资本主义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 第18-19页 |
3.新民主主义社会内应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 第19页 |
4.农业供销合作化思想 | 第19-21页 |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经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 第21页 |
(四)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途径、方式与时间 | 第21-24页 |
三、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 第24-32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24-27页 |
1.马克思的关于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以及生产力标准 | 第24-25页 |
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 | 第25-26页 |
3.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 第26-27页 |
(二) 现实依据 | 第27-30页 |
1.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困苦、生产力亟待提高 | 第27-29页 |
2.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不能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第29页 |
3.新民主义社会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必须要经历相当长的"巩固"时期 | 第29-30页 |
(三) 法律依据 | 第30-32页 |
四、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32-37页 |
(一) 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 | 第32-34页 |
1.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32-33页 |
2.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33-34页 |
(二) 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义制度"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