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引言 | 第12页 |
·三种光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及比较 | 第12-14页 |
·光路交换(OCS,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 | 第12-13页 |
·光分组交换(OPS,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 第13页 |
·光突发交换(OBS,Optical Burst Switching) | 第13页 |
·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 | 第13-14页 |
·光突发交换边缘节点的主要功能 | 第14-17页 |
·光突发交换网络结构 | 第14-15页 |
·边缘节点硬件平台的功能划分 | 第15-16页 |
·控制模块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控制协议分析 | 第18-24页 |
·资源预留的方式及分类 | 第18-20页 |
·JUST IN TIME控制协议 | 第20-22页 |
·JUST ENOUGH TIME控制协议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边缘节点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24-55页 |
·连接类型的设计 | 第24-27页 |
·连接类型的分类 | 第24-26页 |
·连接类型的时延分析 | 第26-27页 |
·基于JIT的控制模块设计方式 | 第27-50页 |
·控制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28-29页 |
·模块内的参数设计 | 第29-33页 |
·JIT协议控制分组格式 | 第29-31页 |
·参考标识符(Call reference) | 第31-32页 |
·偏置时间(Offset Time) | 第32页 |
·突发数据分组(BDP)缓存 | 第32-33页 |
·Time Process Machine模块 | 第33-39页 |
·BDPsend模块 | 第35-36页 |
·BCPsetupsend模块 | 第36-37页 |
·TimeA模块 | 第37-38页 |
·TimeB模块 | 第38-39页 |
·总线控制模块 | 第39-40页 |
·BCP发送模块 | 第40-44页 |
·BCP细装模块 | 第41-42页 |
·并串转换模块 | 第42-43页 |
·CRC8模块 | 第43-44页 |
·BCP接收模块 | 第44-49页 |
·BCP接收缓存模块 | 第45-46页 |
·BCP接收控制模块 | 第46-47页 |
·串并转换模块 | 第47页 |
·deCRC8模块 | 第47-48页 |
·BCP接收处理模块 | 第48-49页 |
·BDP发送模块 | 第49-50页 |
·基于JET的控制模块设计 | 第50-54页 |
·控制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51页 |
·JET协议控制分组格式设计 | 第51-52页 |
·BCP发送模块 | 第52-54页 |
·BCP接收模块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边缘节点控制模块的仿真与硬件实现 | 第55-74页 |
·基于JIT的控制模块 | 第55-69页 |
·编译结果 | 第55-56页 |
·时序仿真 | 第56-66页 |
·总线控制模块 | 第57-58页 |
·TPM模块 | 第58-61页 |
·BCP发送模块 | 第61-63页 |
·BCP接收模块 | 第63-64页 |
·BDP发送模块 | 第64-66页 |
·硬件实现 | 第66-69页 |
·基于JET的控制模块 | 第69-73页 |
·编译结果 | 第69-70页 |
·时序仿真 | 第70-71页 |
·硬件实现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4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