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自由变形技术(Free-form Deformation) | 第20-26页 |
·基于控制网格的自由变形技术 | 第21-23页 |
·基于其他控制手段的自由变形技术 | 第23-24页 |
·自由变形技术的优缺点 | 第24-26页 |
·骨架驱动的变形技术(Skeleton-driven Deformation) | 第26-29页 |
·骨架驱动的变形技术的优缺点 | 第28-29页 |
·基于网格曲面的变形技术(Surface-based Deformation) | 第29-36页 |
·基于网格曲面的线性的变形技术 | 第30-34页 |
·基于网格曲面的非线性的变形技术 | 第34-35页 |
·基于网格曲面的变形技术的优缺点 | 第35-36页 |
·本文内容概要 | 第36-39页 |
第2章 网格变形的理论基础 | 第39-49页 |
·基本定义 | 第39-40页 |
·网格(Mesh) | 第39页 |
·拓扑性质(Topology) | 第39-40页 |
·微分域坐标 | 第40-42页 |
·均值坐标 | 第42-45页 |
·线性与非线性变形能量函数 | 第45-48页 |
·微分域坐标的能量函数 | 第45-46页 |
·均值坐标的能量函数 | 第46页 |
·最优化变形能量函数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基于最小二乘网格的自由变形技术 | 第49-69页 |
·相关介绍 | 第49-50页 |
·变形算法概要 | 第50-53页 |
·网格模型的多分辨率分解 | 第53-60页 |
·最小二乘网格 | 第54-58页 |
·在变形算法中的应用 | 第58-60页 |
·网格模型的多分辨率编码 | 第60-62页 |
·网格模型的局部标架 | 第60-61页 |
·基于最小二乘网格的编码 | 第61-62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均值骨架子空间网格变形 | 第69-89页 |
·保持几何特征的均值骨架子空间网格变形 | 第69-80页 |
·相关介绍 | 第69-70页 |
·变形算法概要 | 第70-71页 |
·骨架子空间模型 | 第71-73页 |
·均值骨架坐标 | 第73-74页 |
·变形能量函数 | 第74-7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基于均值骨架的网格变形复制 | 第80-88页 |
·相关介绍 | 第80-81页 |
·算法概要 | 第81-82页 |
·源网格序列预处理 | 第82-85页 |
·目标网格变形复制 | 第85-8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6-88页 |
·本章小节 | 第88-89页 |
第5章 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微分域网格变形 | 第89-103页 |
·相关介绍 | 第89-90页 |
·变形算法概要 | 第90-91页 |
·动态轮廓模型 | 第91-96页 |
·基本概念 | 第91-93页 |
·收敛运动 | 第93-94页 |
·变形约束 | 第94-96页 |
·变形能量函数 | 第96-98页 |
·变形操作及实验结果 | 第98-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03-104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18-119页 |
作者简历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