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离岸金融市场概述 | 第9-19页 |
第一节 离岸金融的起源与发展 | 第9-11页 |
一、离岸金融的起源 | 第9页 |
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9-11页 |
第二节 离岸金融市场形成路径和主要模式 | 第11-13页 |
一、形成路径 | 第11页 |
二、主要模式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论依据及发展概述 | 第13-17页 |
一、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二、我国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历程及发展的特点 | 第14-16页 |
三、我国离岸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及路径 | 第19-28页 |
第一节 英国伦敦离岸金融市场 | 第19-20页 |
一、伦敦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及模式 | 第19页 |
二、伦敦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路径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美国纽约离岸金融市场 | 第20-23页 |
一、纽约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及模式 | 第20-22页 |
二、美国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路径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 | 第23-28页 |
一、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及模式 | 第23-26页 |
二、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路径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路径 | 第28-36页 |
第一节 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28-31页 |
一、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二、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建立的路径选择 | 第31-33页 |
一、两种不同的形成路径分析 | 第31-32页 |
二、政府推动型离岸金融市场是我国的选择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33-36页 |
一、法律方面 | 第33-34页 |
二、深化金融改革方面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 | 第36-45页 |
第一节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运行模式比较 | 第36-39页 |
一、内外一体型运行模式分析 | 第37页 |
二、内外分离型运行模式分析 | 第37-38页 |
三、避税港型运行模式分析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内外分离型模式下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 | 第39-42页 |
一、账户监管 | 第39-40页 |
二、资金监管 | 第40-41页 |
三、外汇管制 | 第41页 |
四、市场准入管理 | 第41页 |
五、风险管理 | 第41-42页 |
第三节 目前条件下发展离岸银行业务的政策建议 | 第42-45页 |
一、严格离岸银行业务的准入条件、积极稳妥地发展离岸业务 | 第43页 |
二、鼓励中资银行通过产品创新来防范离岸银行业务的风险 | 第43页 |
三、尽快修改1997 年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 第43页 |
四、明确中资银行离岸中心的法律地位 | 第43-44页 |
五、积极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发展离岸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