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大型电力厂房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被动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电力厂房结构震害分析第10-12页
     ·屋盖结构震害第10页
     ·梁柱系统的震害第10-11页
     ·砌体墙体的震害第11页
     ·其它震害第11页
     ·主厂房震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第11-12页
   ·框排架结构抗震研究现状及课题相关领域研究第12-16页
     ·框排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振动控制的应用发展第14-15页
     ·结构三维地震反应研究第15-16页
   ·本课题的意义第16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理论第18-27页
   ·引言第18页
   ·地震动特性第18-20页
     ·地震动特性第18-19页
     ·地震动多维特性第19-20页
   ·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20-23页
   ·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理论第23-25页
     ·结构分析模型第23-24页
     ·空间杆件非线性恢复力模型第24-25页
     ·数值分析方法第25页
     ·材料本构关系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电力厂房框排架结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第27-47页
   ·引言第27页
   ·工程概况第27-28页
   ·建立计算模型第28-30页
     ·单元类型选择第29-30页
     ·梁、柱单元截面单元划分形式第30页
   ·地震动选用第30-31页
   ·水平双(单)向地震动输入下平扭耦联空间结构地震反应第31-32页
   ·结构阻尼确定第32-33页
   ·结构动力特性第33-35页
     ·平面框排架结构动力特性第33-34页
     ·空间框排架结构动力特性第34-35页
   ·结构动力反应第35-45页
     ·平面框排架动力反应第35-37页
     ·空间框排架结构动力反应第37-41页
     ·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41-45页
     ·平面结构模型与空间结构模型结果对比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空间框排架结构多维地震弹塑性分析第47-59页
   ·引言第47页
   ·基于ANSYS非线性模型的建立第47-49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49-58页
     ·结果分析第50-56页
     ·不同峰值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反应分析比较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基于被动控制的多维地震弹塑性分析第59-80页
   ·引言第59页
   ·阻尼器的布置第59-61页
     ·耗能支撑的布置第60-61页
     ·被动耗能体系运动方程第61页
   ·安装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分析第61-68页
     ·摩擦阻尼器第61-63页
     ·摩擦耗能支撑计算模型及其恢复力模型第63-64页
     ·安装摩擦阻尼器计算方案及结果分析第64-68页
   ·摩擦阻尼器参数优化调整第68-70页
     ·安装摩擦阻尼器刚度(K)的讨论第69页
     ·安装摩擦阻尼器起滑力(FSLIDE)的讨论第69-70页
   ·安装粘滞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分析第70-78页
     ·粘滞阻尼器第70-72页
     ·粘滞性耗能支撑第72-73页
     ·安装粘滞阻尼器计算方案及结果分析第73-78页
   ·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调整第78页
   ·经济造价初步分析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交梁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加固的抗震性能分析
下一篇:大跨空间钢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环境变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