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8-9页 |
·纳税服务与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9页 |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第二章 纳税服务概述 | 第11-25页 |
·纳税服务定义及其与税收管理的关系 | 第11-12页 |
·纳税服务定义 | 第11页 |
·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的关系 | 第11-12页 |
·我国税务机关的机构设置 | 第12-14页 |
·机构设置 | 第12-13页 |
·税收管理 | 第13-14页 |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工作 | 第14-17页 |
·我国纳税服务体系 | 第14-16页 |
·我国现行纳税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国外纳税服务现状 | 第17-25页 |
·澳大利亚纳税服务概况 | 第17-19页 |
·德国纳税服务概况 | 第19-25页 |
第三章 我国纳税服务概况 | 第25-37页 |
·纳税服务取得的成绩 | 第25-29页 |
·天津地税远程电子申报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12366 纳税服务热线发展概况 | 第26-29页 |
·纳税服务需求概述 | 第29-31页 |
·纳税服务需求产生的本原 | 第29页 |
·纳税服务需求的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程序性服务需求 | 第29-30页 |
·降低税收风险需求 | 第30页 |
·尊重礼遇需求 | 第30页 |
·个性化服务需求 | 第30页 |
·税收政策筹划需求 | 第30-31页 |
·我国在纳税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4页 |
·纳税服务理念的认知程度低 | 第31页 |
·纳税服务需求和供给矛盾 | 第31页 |
·征纳关系 | 第31-33页 |
·税收法律体系不完整对和谐征纳关系的制约 | 第32页 |
·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 第32-33页 |
·征纳关系主体的自主性、竞争性缺失 | 第33页 |
·纳税救济不畅 | 第33-34页 |
·制约纳税服务发展的成因剖析 | 第34-37页 |
·纳税服务体制缺陷 | 第34页 |
·纳税服务机制缺陷 | 第34-35页 |
·纳税服务设施与资金支持不足 | 第35-36页 |
·纳税服务资源短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构建科学的纳税服务新模式 | 第37-39页 |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37页 |
·模式的定义 | 第37页 |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37页 |
·纳税服务模式的基本内容 | 第37-39页 |
·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手段 | 第37-38页 |
·推进12366 纳税服务立体化 | 第38页 |
·简化办税环节 | 第38页 |
·统一办税流程和服务承诺 | 第38页 |
·整合服务窗口 | 第38页 |
·推行办税事项“同城通办” | 第38页 |
·畅通纳税人权益保护渠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 第39-53页 |
·推进纳税服务法治化 | 第39-41页 |
·纳税服务法制化对推动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39页 |
·有利于纳税服务工作的推进由部门化转向社会化 | 第39页 |
·有利于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由分散化转向集约化 | 第39页 |
·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由阶段化转向常态化 | 第39页 |
·推进纳税服务法治化的三点建议 | 第39-41页 |
·坚持用法律思维考量纳税服务 | 第39-40页 |
·加强纳税服务立法要注重系统完备 | 第40-41页 |
·纳税服务立法要明晰责任划分 | 第41页 |
·建立纳税服务需求管理体系 | 第41-43页 |
·建立纳税服务需求管理体系 | 第41页 |
·建立纳税服务需求搜集体系 | 第41-42页 |
·建立纳税服务需求分析体系 | 第42页 |
·建立纳税服务需求响应体系 | 第42-43页 |
·规范税务代理促进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43-44页 |
·规范税务代理的意义 | 第43页 |
·强化行业监管 | 第43-44页 |
·对纳税服务的促进作用 | 第44页 |
·推进12366 纳税服务平台建设 | 第44-47页 |
·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平台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 | 第45页 |
·充分发挥12366 纳税服务平台的功能 | 第45-46页 |
·健全远端坐席制度,统一纳税服务岗设置,将纳税人诉求解决在基层 | 第46页 |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为纳税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 第46-47页 |
·做好精简涉税资料工作,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 第47页 |
·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方便纳税人办税 | 第47页 |
·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 第47-48页 |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 第48-50页 |
·建立考评指标体系 | 第48-49页 |
·创新评价方法 | 第49页 |
·完善评价管理 | 第49-50页 |
·构建社会化纳税服务体系 | 第50-51页 |
·拓展视野、创新思路、借力搭建社会化纳税服务框架 | 第50页 |
·勇于探索,多方努力,着力打造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50页 |
·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全力开展社会化服务实践 | 第50-51页 |
·建立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 | 第51-53页 |
·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 | 第51-52页 |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 | 第52页 |
·加大第三方数据收集交换力度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