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型动力磁轴承结构分析及轴向加载实验平台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1.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动力磁轴承悬浮原理 | 第11-12页 |
3.动力磁轴承关键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4.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5.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动力磁轴承绕组理论分析 | 第15-37页 |
·向量叠加与三角函数和之间的关系 | 第15-17页 |
·交流电机绕组理论 | 第17-24页 |
·正弦分布的磁场在导体中感应正弦电动势 | 第17-18页 |
·定子槽中导体连接成线圈的基本条件 | 第18-20页 |
·槽电动势星形图的作用 | 第20-24页 |
·绕组常见的几种方式 | 第24-30页 |
·单层与双层 | 第24-25页 |
·三相单层绕组显极、庶极布线 | 第25-29页 |
·链式与叠式的区别 | 第29-30页 |
·动力磁轴承定子绕组绕制办法 | 第30-35页 |
·动力磁轴承转矩绕组绕线 | 第30-32页 |
·ANSYS 编程实现动力磁轴承转矩绕组布线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动力磁轴承两套绕组每槽导线数及其功率估算 | 第37-49页 |
·普通异步电机改动力磁轴承时绕组的理论分析 | 第37页 |
·电磁方案的设计 | 第37-40页 |
·电机的利用系数 | 第37-38页 |
·电磁负荷 | 第38-39页 |
·定子铁芯、气隙、定转子槽数 | 第39页 |
·绕组设计 | 第39-40页 |
·接法 | 第40页 |
·绕组并联路数和每槽导线数 | 第40页 |
·改制计算示例 | 第40-45页 |
·两套绕组各自气隙磁密的分配 | 第40-42页 |
·两套绕组每槽导线数规律研究 | 第42-43页 |
·改制后的输出功率分析 | 第43-45页 |
·ANSYS 仿真分析及结论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轴向磁轴承工作原理 | 第49-59页 |
·轴向磁轴承的电磁设计 | 第50-52页 |
·定子结构 | 第50-52页 |
·转子结构 | 第52页 |
·轴向磁轴承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方法 | 第52-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动力磁轴承轴向加载实验平台设计 | 第59-74页 |
·支撑装置的设计 | 第59-67页 |
·试验平台的基本要求 | 第59页 |
·推力轴承定子的定位 | 第59-61页 |
·定子挡板联接定子的螺钉的选择 | 第61-62页 |
·定子挡板的设计与固定 | 第62-65页 |
·保护轴承的设计 | 第65-67页 |
·施力机构的设计 | 第67-73页 |
·螺旋副几何参数确定 | 第68-69页 |
·自锁检验 | 第69页 |
·螺纹牙校核 | 第69-70页 |
·螺杆强度计算 | 第70-71页 |
·动态施力方案的设计 | 第71页 |
·静态施力方案的设计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